和谐主题演讲稿(精选4篇)

标签: #演讲稿
和谐主题演讲稿(精选4篇)和谐主题演讲稿篇1本文所说的“和谐教育”是相对于班主任对违纪犯错误的“问题学生”施以严厉批评、体罚等惩罚性教育而言的。惩罚性教育强调班主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其主体是班主任,其结果是班主任费精力、伤脑筋;而学生在身体上受折磨,心灵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还使学生对班主任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敌对情绪。“和谐教育”,是在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师生双方都愿接受的非强制性方式,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问题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从而把教育者的意志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其主体是教育者,其结果是使师生双方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达到教育和受教育的目的。那么,如何实施和谐教育,让和谐教育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呢?一无错原则处理制。“无错原则”是一个心理术语,并不是说做错了也是对的,而是一种无责怪原则,也就是说,孩子们不懂,作为教师可以让他们懂,而不是以长者的姿态,盛气凌人的态度,教训他、责备他。对学生偶尔出现的错误,或者程度较轻的问题,班主任应采用“无错原则”处理,给学生以宽容,给他提个醒,让他知道自己错了就行了。1人都会做错事情,何况尚未成年的学生?教师以一颗慈爱的心善待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与学生的情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民主、平等、师爱的和谐环境中学习、生活,从而感到人格的尊重、自身价值的存在和爱的温暖,感知自己的不对,并努力使自己做对做好。二心服口服听证制。对程度性质较严重的问题,或者学生屡犯的错误,理应按校纪、班规严肃处理,以达到教育本人,警醒同学的目的。传统的做法是:在错误事实的认定和给什么处分问题上,由学校政教处或班主任“一锤定音”,这种简单化的处理,往往容易引起学生不服,而达不到教育目的,甚至留下后遗症。“听证制”是在给予学生处分前,通知本人,学生可向班主任或政教处提出听证要求。班主任配合政教处在一个星期内召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