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1000字读后感(通用4篇)

VIP专免
3.0 文海小编2 2025-02-13 999+ 39.71KB 5 页 3.9贝壳 海报
侵权投诉
《伤仲永》1000 字读后感(通用 4 篇)
《伤仲永》1000 字读后感 篇 1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
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
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
得真正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 5 岁时便
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
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
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
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
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
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
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
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
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
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
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1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
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
一家专利局当了 7 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
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
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
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
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伤仲永》1000 字读后感 篇 2
这个学,我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通过王安石先
思路,我深刻了“,不盛器”的理。这篇文章讲
的是方仲永从小就有天赋,却被他父亲前利,而不
习,终成为普通人。
王安石先讲述的这件事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怜悯?恐怕
是,里头包含着对方仲永父子的责之。仲永父亲为了自
而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得吗这对社会造
危害,难道比的利更无关紧要吗”我们不禁扪心
。其不然,仲永就这样“身”在茫茫中。
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当坚定地“不使学”为“我
要学”,那就是番景象了,人们就不是“伤仲永”而是“
仲永”了……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的父亲能让仲永继续使
学,继续努力,那他说不定还是一大诗人,能与王安石
2
论或是王安石的一位徒;设想一下,如果方仲永的邻居们不
他来自作诗,也就不让仲永的父亲贪钱极点
荒废了一个好人才,设想一下……
王安石先这篇文也发了对天才的看法。人们
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聪明的,而是勤奋的”。方仲永是
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
江郎”的那一天。古今的成功者,个是不历勤
奋的学习就得来成就,得到世人的扬和敬佩呢?王献之“用
缸水,一之”,终成为大书家。法国文学家福楼
的书房窗临塞纳河,因灯光彻夜通明,被船夫当作渔灯,这样
的事情许多许多,像方仲永这样的事也有不胜枚举。
,成功得后天的努力勤奋,成为方仲永
的“相反数”。
《伤仲永》1000 字读后感 篇 3
这个学,我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通过王安石先
思路,我深刻了“,不盛器”的理。这篇文章讲
的是方仲永从小就有天赋,却被他父亲前利,而不
习,终成为普通人。
王安石先讲述的这件事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怜悯吗?恐怕
是,里头包含着对方仲永父子的责之。仲永父亲为了自
而为社会损失了一个人才,“这得吗?这对社会造成的
3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伤仲永》1000字读后感(通用4篇)《伤仲永》1000字读后感篇1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1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伤仲永》1000字读后感篇2这个学期,我学习了《伤仲永》这篇课文,通过王安石先生的思路,我深刻理解了“玉不琢,不盛器”的道理。这篇文章讲的是方仲永从小就有天赋,却被他父亲贪图眼前利益,而不去学习,最终成为普通人。王安石先生讲述的这件事仅仅是对方仲永的怜悯吗?恐怕不是...

展开>> 收起<<
《伤仲永》1000字读后感(通用4篇).docx

共5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3.9贝壳 属性:5 页 大小:39.71KB 格式:DOCX 时间:2025-02-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