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5-03-18 999+ 53.26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精选 3 篇)
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 篇 1
为贯彻落实 20xx 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要求,进一步扩大优
质教育资源受惠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根据《浙江省
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
见》(浙教基〔20xx〕70 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
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 家”省政府民生
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 号)和《宁波市奉化区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奉教〔20xx〕97 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原有的小
学 5 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初中 4 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
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格”,新确立“融合型、共建型”教育共同
体(以下简称“教共体”)12 对 24 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成立区教育局教共体建设领导工作小组
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段教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谋划、布
局,领导和指导各义务段学校开展相关工作。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科室科长、各镇(街道)教办副主任、义务段中小
学校长(或书记)
1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普教科,王锡权
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名单
三、“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建设要点
A、共建型教共体
(一)基本定位。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
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
团办学。
(二)组织模式。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
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
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
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
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
(三)主要建设内容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
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
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
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建设、课堂教学、校本
教研、课题等资源共享,相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建合作平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
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研讨例会。实施教共体内
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课程建设、教学进、作息时
2
、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
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
研,由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的研升教师教
育教学水平。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
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指导并督促各校学
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
、教师发展水平、学生发展水平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资源共享、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
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有特色
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城乡学生“手拉手”、家结对
等形式,组织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
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
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文化、
学科建设、教研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
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据。形成利益共享、
辱与共的共同体。
(四)政策保障。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统“县管校”和“乡
村教师支持计划”等政,优化支持措施、化捆绑考核要求,
保障教共体内教师城乡合理流动。
B、融合型教共体
3
摘要:

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精选3篇)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20xx年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要求,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惠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号)和《宁波市奉化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奉教〔20xx〕9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在原有的小学5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初中4个“协作型”教育共同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升格”,新确立“融合型、共建型”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教共体”)12对24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成立区教育局教共体建设领导工作小组区教育局成立义务段教共体建设领导小组,统一谋划、布局,领导和指导各义务段学校开展相关工作。组长:副组长:成员:各科室科长、各镇(街道)教办副主任、义务段中小学校长(或书记)1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普教科,王锡权兼任办公室主任。二、“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名单三、“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建设要点A、共建型教共体(一)基本定位。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二)组织模式。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三)主要建设内容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

展开>> 收起<<
推进城乡紧密型教学教研共同体建设方案(精选3篇).docx

共27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7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