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通用3篇)

标签: #幼儿园
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通用3篇)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篇1活动目标:1、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天气特征及风俗。2、理解诗歌的含义,体验诗歌中表达的哀伤之情,并对唐诗产生初步的兴趣。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出主题1、小朋友们记录了清节前后的天气变化,发现了什么?(有时天气晴朗,有时细雨绵绵)2、天气晴朗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高兴)细雨绵绵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烦恼、不开心)二、理解诗歌1、出示挂图,播放古诗录音。2、提问:诗里写的是什么样的天气?诗人的心情怎么样?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心情不好怎么办?他怎么找酒家?牧童是怎么做的?教师边提问,边结合挂图解释诗歌中的词"欲断魂"、"借问"、"牧童"、"遥指",帮助幼儿理解。三、幼儿学念古诗1、听磁带,体味念古诗和平日里讲故事、说话的声调、发音有什么不同。鼓励幼儿按照磁带中的方式跟念古诗。12、尝试边念古诗边用体态语言表现古诗的内容。四、总结:我国唐朝出了很多著名的诗人,写了很多优秀的诗,以后我们还会学更多的唐诗。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篇2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插柳是河口一带清明节期间的一种习俗,并知道其由来。2、通过插柳活动,培养幼儿爱劳动的习惯。3、让幼儿理解插柳的意义,懂得植树造林的好处。活动准备:柳枝若干,小铁铲、小水桶的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小面包车一辆。活动过程:1、教师介绍清明节插柳的.习俗。①启发提问:“清明时节,草青树绿,口一带的人们有一种习俗即折柳枝,这是为什么?”(人们要插柳)②教师:“小朋友知道吗,人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插柳?”介绍插柳习俗的来历:晋文公在清明节的第二天,到大臣介之推坟前祭奠时,发现与介之推同时被烧死的柳树复活了,晋文公便掐下柳枝插在了头上,他的群臣也仿效晋文公掐戴柳枝。另外还有一种民谣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2、向幼儿讲解插柳的意义,激发幼儿动手插柳的兴趣。2①插柳可以渲染节日的气氛,增添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