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有关环保调查报告(通用34篇)

VIP专免
3.0
2024-07-28
999+
111.78KB
7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有关 保 告 篇环 调查报 1
我针对望城县所辖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环保意识、法律维权意识进行了一次普查,
并为当地居民区开展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宣传。通过本次宣传,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
发现了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第一,农民法律意识单薄,对于什么是环境权、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
么知之甚少,尤其对于切乎自身利益的环境纠纷解决、诉讼、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更是不
了解,对于部分负责人在对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是什么的问题上却反必要的法律常
识。
第二,生活习惯不良。我们针对长沙市环保局制定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 100 件小
事》随机对村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涉及回收类环保习惯与涉及农村农业生产、家庭生
活方面的环保习惯未养成。在这些方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也较为严重。例如,农民未意
识到废电池对于取用水、耕地等的污染,生活垃圾未分类里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第三,走访过程中,发现农民对于环保工作基本基于村规民约,缺少必要的制度建
设,缺少一套必要的处理环境污染和危害后果的基本应急制度。同时,对于农民的破坏环
境的行为缺少必要的监督和适当的处罚措施。
在调查之前,我组对问卷调查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对问卷访谈的组织和
实施涉及到对人、财、物以及日程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周密的安排。经过周密的分析,我们
认为,本次问卷调查应该做到数量与质量的保证。经本作讨论认为,对于本次调查,个研
究人员和调查员随时保持联系,调查过程中争取与被调查者建立信任和理解。
经过分析,本次系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总体为该辖区所有农业户口人员。样
本由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组成。为了实现随机抽样,我们按行政村划分为若干若个互不重
叠部分,确定抽样单元。以上方法能够是该调查迅速获取所需要的信息,科学的选取具有
代表性的样本。
经过详细的实施和分析此份调查问卷,现将本次调查的数据信息进行展示,我们通过
计算均值核对变量的离散程度分析,计算出较为精确的数据。
基本资料:
一、调查抽样的基本信息
1、性别:男性 43%女性 57%
2、年龄:18 岁以下3%1935 岁44%3655 岁47%56 岁以上 6%
3、文化程度:小学 47%中学41%大学 2%
4、职业:农民 72%个体商户16%学生6%其他 6%
二、生活类信息数据
1、对周围生活满意度:一般满意100%
2、生活周围环境有哪些污染:生活垃圾 27%畜禽养殖粪便污染 73%
3、是否有遇到环境污染事件:遇到过 100%
4、生活来给处理是否分类:有时会 100%
5、平日做饭燃料
有关 保 告 篇环 调查报 2
现将此次实践调查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调查目的
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污染、垃圾排放量增
大、种植养殖 弃物逐年 增业废 递,化肥农药使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逐渐向农村转移
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日益恶化,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群众的生
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是重要的威
胁。为此对农村所在居民环保意识展开调查。
二、 调查内容和结果
本次调查共对120 位村民进行提问。
问1:你认为垃圾可以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问2:你家的垃圾倒在哪里?
答:路边,随便哪里,没有的空地,其他。
调查结果显示,问 1中有 34%的人会倒在路边,25%的人随便哪里倒,30%倒在没有的
空地,其他的为 11%。问 2中有 14%会把自家的垃圾到在路边,6%的随便倒,78%会把垃圾
倒在没有的空地,2%在其他地方。
据调查表示,虽然大部分居民知道垃圾应该对方在诸如垃圾箱之类的指定地
点,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还是习惯于将垃圾对方在一些被认为没用的空地上。其
原因有几点:
( l )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而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集中堆放垃圾的
场所;
( 2 )以前还可以将部分垃圾撒入田里作肥料,而如今一方面有了化学肥料,另一方
面也由于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厂房、公寓所替代,所以垃圾只能堆放在房前屋后。尽管如
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对环境的影响。
问3“ ” :什么是 环保 ?
“ ” “ ” 对此问题,知道环保 是 环境保护 的居民占87 % ,但其中只有20 %的居民能具体
进行结实,而且,在这部分人中务农者仅占 18 %。
问4“ ” :你知道什么是 白色污染 ?
知道并能举例说明者占43 % ,其中务农者占20 %。
问5“ ” :你知道为什么要使用无磷洗衣粉 ?
对该问题,能正确回答者不到 5 % ,而且这部分人都是年龄在20 一35 岁之间的工
人、医务工作者、教师等见识或文化知识水平较高的非务农人员。
从调查中看,农村居民环保意识相对较差,对环保知识了解不多。这可能有以下几方
面原因:
(1) 居民们长期生活在环境相对安静的农村,对环境污染造成的体验较少,所以不能
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2) 农村居民中以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占绝大部分,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获得各方
面信息的来源也较狭窄,影响他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3) 部分农村居民从祖辈开始沿袭了一些不良的卫生习惯(如随处倒垃圾等)一时间还
难以改变过来。
三、 调查结论
(一)农村居民(尤其是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不多,还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环保的积极意义。
(二)周围环境的污染固然与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关,而另一方面,农村中存在的客观问
题也不容忽视,如农村人口多,日产垃圾量多,且居民点分散,没有或很少有固定的垃圾
堆放点等。
(三)目前,农村环境相对城市而言不太严重,所以还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在城市大搞环境建设的同时,农村的环境污染却日益严重下去。
四、调查体会
从这次调查中体会到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差,其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水平低下,受教育
少,有些人根本没机会接受教育。老一辈的人环保意识差,就连新一代的年轻人环保意识
也不高,其原因不得而知,由于农村家境贫困,文化素养低所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不只要关心自己的衣食冷暖。还要把
更多的目光放到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周边环境。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让生活更美好,更健
康。这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反思,而是要行动起来,从身边环境做起。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保告篇环调查报1 我针对望城县所辖区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环保意识、法律维权意识进行了一次普查,并为当地居民区开展了一次较为深入的宣传。通过本次宣传,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发现了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第一,农民法律意识单薄,对于什么是环境权、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知之甚少,尤其对于切乎自身利益的环境纠纷解决、诉讼、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更是不了解,对于部分负责人在对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程序是什么的问题上却反必要的法律常识。 第二,生活习惯不良。我们针对长沙市环保局制定的《保护环境随手可做的100件小事》随机对村民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涉及回收类环保习惯与涉及农村农业生产、家庭...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