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1篇)

VIP专免
3.0
2024-07-10
999+
82.58KB
3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31 篇)
送教下 培 心得体会范文 篇乡 训 1
11 月13 和14 “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黔东南州教育局举办的 优秀骨干教师送教下
”乡 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有于月红、杨文燕、文正芬、周琴四位骨干教师为我们做现场观
摩教学及专题讲座。课堂上四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引领能力及操作教
学设备的娴熟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四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自主合作学
习、师生激趣互动、知识拓展及学生素质培育贯穿始终,对我的启发很大。教育局领导还
安排了本县傅萱老师的一堂观摩课。我想,领导的意图应是让老师们在听课中发现我们与
名师间存在的差距吧。
纵观这几节课,名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相比我们教师的课却是生硬死板,
花哨无实。现就谈谈几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1、教学目标的确立和体现
在三维目标的确立上,应该说我们的教师没有问题。和名师比,我们对教学目标的理
解只停留在纸面上,不能深入的领会,从而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不到位;反观名师,
是把三维目标进行内化,抓住重点要落实的教学目标,细化为几个小的教学目标,在课堂
的各个环节中去落实,在知识的传授和生成过程中不着痕迹地达成目标。可以说,名师课
堂中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是围绕着确立的目标在展开教学的。
2、教学思路的设计和课堂结构的安排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上一步步去落实,各个
教师在这方面都有所体现,但我们做的却不能尽如人意,显得层次凌乱,结构松散,教学
目标不能得到落实,并且在引导学生时往往会出现老师无话可说的尴尬局面。名师的课在
“ ”开课的环节与学生进行对话,意在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所谓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
这样做既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解除了师生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另外教师在谈话间也是在了解了学生大概的学习情况,为下步的教学打下基础。周琴老师
在上五年级的习作指导课时就是通过一个个看似无关的问题逐步引到了习作内容上。于月
红老师更是在让学生背学过的古诗中不知不觉的由题目的相像而进入了新诗词的学习中。
“ ”“ ”“ ”在互动的环节中,于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 翁媪之间的相媚好醉 吴音 这几个情
境,使学生在生生,师生的互动之间理解了内容,深化了感情,从而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
标。
3、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分析
知识点要靠教师去讲,但是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手段,是没有固定模式
的。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把关键词句罗列出来,让学生顺着老师的牵引,一句一句地学,
一段一段去理解,这种方法条理清晰,知识点一目了然,在我们现在是较普遍,也是教师
喜欢用的一种,但它最大的弊端是要点是教师给总结、提炼出来的,学生是被动的接受,
学生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没有体验知识形成的快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被
动的,是教师给个拐棍然后被牵着走的,主动性发挥不出来,知识的记忆当然不牢固。正
因为这样,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封闭状态,造成学生思维不积极,探究不深入,视野不开
阔,知识面狭窄的现状。
名师在这方面做的和我们大相径庭,从始至终都没有给出本课的知识点,而是巧妙地
把知识点分散在各个教学环节当中,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探索,去发
现,去总结,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在活动中愉快地掌握了知识。一堂课下来,教师教的轻
松,学生学的愉快。
4、教学效果上的分析
一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名师的课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
烈,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进步和提高,教师有效地利用 40
分钟,学生学的轻松。我们的课包装华丽,运用了大量的多媒体课件,表面上学生参与了
学习的过程,课堂上气氛热烈,但静下来想想,学生们就像在演一出教师导好的木偶戏,
主角是老师,学生是老师手中的木偶,他们不需要去思考,行动是老师提前设计好的,只
要跟着做就行了。试想,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能有什么发展呢?
上一节这样的课,教师们都说太累。是啊,我们的教师把精力放在了备教材、备教
“ ” “ ”参、查资料、制课件、背教案、背导语,演练各个环节,付出的辛苦是平时一节课的
数倍,课堂上教师不停地讲,不断地指挥学生,能不累吗?而成效却是微乎其微的,老师
们厌倦是理所当然的。
在这次活动中,几位老师执教的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不同是的名师们与学生是初次见
面,对学生的了解就只有课前短短的几分钟;而我们的老师上课的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学
生,应该说师生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几堂课上下来,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差,名师上的课
学生是思维敏锐,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而自己老师上课的时候,学生却都变得
沉默了许多,有些时候还只能是老师亲自点将。比如于月红老师上的是五年级下册的《清
平乐村居》,而听课的却是现在的五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仅从这一点上,就足以体现于
老师的魄力。更绝的是学生们在于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引导下,竟然把这首词学得有
声有色,特别是在对文本中的情境进行表演时,于老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和幽默的话语更是
让学生融入其中,做到自觉参与而不自知。这样课堂气氛不但活跃了,学生也在不知不觉
中达到了学习目标。
看到这样奇怪的现象,在佩服之余,我们不仅要深思:差的不是我们的学生,是我们
的老师素质跟不上。说实话,每次在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或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我总是对
城里孩子的素质羡慕不已,心里都想过:如果这样的孩子放在我手里,我一样会教的很
好。但现在想来,如果真的把城里的孩子放在我们手里,那是孩子们的悲哀;如果把我们
的孩子让名师来教,那是孩子们的幸运。
名师在课堂上风趣机智的语言,亲切祥和的教态,及时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洞察力以及
能将生成内化的应变能力,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我深切地感受到:要想成为名师,我们需
要底蕴。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现在的我们
是丑小鸭,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不断探究,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成为美丽
的白天鹅。
送教下 培 心得体会范文 篇乡 训 2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培送教下乡培训的通识培训,心中颇有体会。xx 教授的讲座更是
深深的触动了我。当看到王教授时,我内心已经很激动了,王老师是我们的大学德育老
师,他的课风趣幽默,而且耐人寻味,很有教育意义。能够在毕业之后,又相遇在进修学
校的报告厅,我只能说自己是十分幸运。
三个小时的讲座,按说是很长的,可是却匆匆的就过去了。王教授从三大方面为我们
做了阐述,主要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幸福以及教师的职业认同。在报告正式开
始之前,王教授把他一次考前动员大会做的演讲再次呈现,我再次感受文字的魅力,语言
的激情,我好像回到了高三,我好像箭在弦上,热血沸腾,要冲刺起来。王教授用亲身事
例为我们阐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育
人,终身学习。其中又分析了一些经典的教师案例,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教师的职业素养,
分享了社会各界对教师职业的理解,也给广大教师一个行为准则做了指向。在听的过程中
我也反思了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全心全意的关爱学生,是否一视同仁,爱的方式是
否正确,是不是考虑了学生的感受。在教师育人方面是否面面俱到,是不是只注重了教
师,育人方面是不是有待加强,是不是以身作则不够,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做什么,是不
是真正的热爱自己的工作。是的正如王老师所言,一个学生最不可爱的时候就是他最需要
老师给予爱的时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颗糖的故事就是这样的,这个孩子其实也是可
爱的,正如在课堂上的问题学生一样,他们其实也是可爱的,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才成
为问题学生,他们此时最需要老师的关爱。也许一个微笑,也许是轻轻的点头,也许是个
善意的招手,他们都肯为此而改变。王老师还提出了四个严,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
有方,严而有恒。只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好四个严,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王老师饱读诗书,坚持用心创造,他是纯粹的创造,不为功利,不沽名钓誉,用心,
用自己的德行去影响他人。
最后,王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创造的幸福。1.抛却功利,不忘初心;2真心感受,忠实
记录;3触景生情,抓住灵感;4学思结合,发散思维;5集思广益,切磋琢磨;6热爱生
活,全情投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要多思多想,把教学中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
送教下 培 心得体会范文 篇乡 训 3
11 月14 日,我有幸来到了中心幼儿园参加了此次的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 xx 幼儿园
的几位老师和教育办几位骨干老师的公开课以及梁老师的《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的开展》
的培训,从中学习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中细微环节的处理,受益匪浅。
巧设计,善引导
xx “ ”老师的绘本《萝卜屋》,以 猜测这个精美的大萝卜是什么? 引起了孩子的兴趣,
引导孩子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在不断的观察、思考、猜测中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较好
地培养了孩子的仔细观察能力,认真思考的能力。老师还通过故事让孩子知道东西要摆放
在该放的位置上,不能乱丢,最后通过小猪和小兔互帮互助教育孩子们好朋友要互相帮
助,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的氛围中进行,老师和蔼可亲,循循善诱,孩子们活泼可爱,
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摘要:
展开>>
收起<<
送教下乡培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1篇)送教下培心得体会范文篇乡训1 11月13和14“日,我很荣幸地参加了黔东南州教育局举办的优秀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学习活动。本次学习有于月红、杨文燕、文正芬、周琴四位骨干教师为我们做现场观摩教学及专题讲座。课堂上四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对学生的引领能力及操作教学设备的娴熟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四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激趣互动、知识拓展及学生素质培育贯穿始终,对我的启发很大。教育局领导还安排了本县傅萱老师的一堂观摩课。我想,领导的意图应是让老师们在听课中发现我们与名师间存在的差距吧。 纵观这几节课,名师的课如行云流水,润物无...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