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31篇)

VIP免费
3.0 2025-08-07 999+ 73.42KB 5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xx 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 31 篇)
20xx 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 篇 1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
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
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
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
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
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
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
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
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
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
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找范文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
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
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
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
1
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
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
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
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
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
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避难消灾
或作香袋把茱萸里面,还有插在上的。这习俗在
葛洪西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门窗上,"解除凶
,以。"
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
。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
巧妙地结合为尊老、老、爱老、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黄子,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含有尊老、老、爱老、老的传统美德。“老老以人之
老,幼幼以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爱护自己
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爱护别
老人。最,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
如“该不该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爱的上人?”这
活动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有高与国
接轨的国大都形象,而尊老、老、爱老、老就是其中
的一项内容为生在这城市的我们,义务树立良
2
好的城市形象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
建设好的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一到大家
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
老、爱老、老又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评价。但
是,在重阳节将到,我们全体同学是想到,该如
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希望大家考虑
下。
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班主任在节后
看看我们的学生在老人节社会、老年人都
么。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谢谢大家。
20xx 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 篇 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 xx 的,在这风的日子里进行演讲,我的心情
感舒畅,我们送走,又重阳,月,属实忆深的一
个月,我们都知道重阳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我们为小学生,
理应传承文化精神,这也就是我今天讲的题目《弘扬重阳节
》。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这是我们深的文化底蕴,而
在如今这个中,我们为新时代的小学生,一定不要忘记
我们上的责任值重阳佳节,在这一天中,我们要认到什
3
摘要:

20xx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31篇)20xx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篇1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不少同学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找范文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1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

展开>> 收起<<
20xx年小学生重阳节的国旗下讲话稿(通用31篇).docx

共53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5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