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学生实习报告(汇总35篇)

免费
精 大学生 告 篇选 实习报 1
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
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
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20xx 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
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
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
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
约14:30 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同实际联
系起来,发现原来我们身边有许多细节都被我们忽略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还有大
文章。通过实习,也认识了一些动植物,增加了知识。
二、实习记录
1.逸夫二楼经图书馆至燕南园途中:
在图书馆前回望,通往东门的那条路,左边是繁忙的建筑工地,右边是教学楼,仅有
的那片可怜的草坪是看不到的。虽还是春天的早上,但还是给人一种热的感觉。也许因为
是新建不久的,路两旁几乎没有一棵树。北京春季多风,有时还会夹杂着工地上的土,形
“ ”成一个小型 沙尘暴 ,令这条路有些让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夏天,大家都要低头疾走,
当然这种情况在出了东门以后也没有得到缓解。缺乏绿色,也使这条路让人感到很暗淡,
有些过于严肃。
不能说这条路上完全没有绿色,还有一片草坪。关于它我问了问周围的同学,有的说
没什么感觉,有的
说它晚上还不错,还有的说刚来的时候觉得绿油油的挺好,后来就没注意了。我觉得
“这和人的心情有关,刚入学当然觉得什么都好,后来也就没心情注意了,还是 低头疾
”走要紧。晚上其实是草坪里的灯好看。这么说来它存在的意义似乎不大,不如种些树,
因为在地学楼前,我觉得弄成一个小型的实习场地,大家可以分辨分辨岩石,认识认识植
物,比在屋子里印象要深刻。
老师还提到如何设计这条路以配合图书馆及周围景物的问题。
2.“ ”——世外桃源 燕南园:
(1)老师在园内一片草地中讲解:
了解并认识了一些植物,如耐践踏的车前草,开着紫色小花的二月兰,堇菜和蒲公英
等。这些野生的植物不需要人们特殊的照顾,自生自灭,但是生生不息,二月兰谢了,三
月 花开,种 更加丰富。兰 类
(2)自己在园中的观察:
与园外相比,园中的人工雕琢很少。墙角,路边都长着野花。注意到园中很少有铁栅
栏,草地的边界都是由
一种植物,再在上面简单的架一根竹竿组成的。植物都是活的,长叶开花后应该很漂
亮。我想这个效果是铁栅栏无法拥有的。在里面还看到三只野猫,两白一黄。
(3)同园内居民的交流:
有一位40 多岁的叔叔在自家门前的地里给玉簪花分株,访问中他说这一小片地里的
植物都是他种的。问他住在这里同住在楼房哪个好,他说当然是这里好,因为这里人的密
度小,活动空间大,还可以种花草。
在询问一位住在园中 30 多年的老大爷时,他指着园中的一个花坛说,那里以前是一
个游乐场,现在修了反而少了个娱乐的地方。
在问及住在此处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时候,被访的人一致对园内的公厕表示不满,说不
仅环境差了,而且人也杂了。有一位50 年代就居住在 里的老奶奶 里的植被乱七八这说这
糟的,自己想种点花,又会被人折走。
3.静园:
据老师介绍,这里以前是一片苹果树林,但为修草坪被砍掉了。静园的草坪可以任人
践踏,目前黄绿相间,野草为绿。
4.未名湖:
有一个插曲令我印象深刻。一个人正在湖边的长椅上看书,突然身边开始喷水,吓的
差点跳起来,原来是给草坪浇水的时间到了。我觉得这是设计的一大失败。设计要处处为
处在其中的人着想,也许坐椅与喷头不是一起建的,但后来添加的应考虑到整体,不能将
一个一个设施隔离起来。
5.蔚秀园:
主要是同居民进行交流。大家似乎还是抱怨的比较多,都反映小区中的一个死水沟蚊
蝇滋生,臭气熏天,垃圾成堆。据了解,这个水沟以前水是清的,水源是地下的自来井,
居民也不多,后来盖房子,把水填了,把山推了,自来井不出水了,活水变成死水了,清
水自然也混了,臭了。当问及对小区内的植物有何看法的时候,大家的意见也是出奇的一
致,说现在太乱,草乱七八糟的,还是要搞搞绿化,弄利落点好。问她们野花难道不好
吗,回答是花期太短,不象种的花那样开的长,也没有那么多种类,而且也没有种的花花
朵大,好看。
居民的观点似乎与老师自然即是美的观点有些矛盾,这种情况在燕南园中也有发生,
人们还是需要整齐的草坪和人工栽种的花朵。是因为我们访问的都是些老人家,她们见了
太多的荒芜与嘈杂,现在渴望一种整齐的美吗?
6.海淀公园:
还是以自己观察和同别人的交流为主。在公园中没呆多久就感到很晒,问在公园中健
身的人,也反映这里的树阴太少了,夏天只能很早或傍晚来。一个看着孩子玩耍的阿姨
说,这里虽说很晒,但离家比较近,有一些健身设施,孩子也爱到这里玩,有总比没有要
好。
我 察到, 里 少,天空比 空 ,反而成了放 筝的好地方,公园也因地制宜,观 这 树 较旷风
门口就有卖风筝的。其实没树也有别样的乐趣。
公园中有残疾人康复区,儿童区和老年人健身区,区内都有适合不同人群的健身设
施。而且每区的地都是用橡胶铺的,软而不滑,这是在很多小区或公园里面被忽视掉的。
7.去往颐和园的路上:
在万泉河边,被眼前景象惊呆,河床中已没有水,只有一层散发恶臭的淤泥。固化的
河道,水的匮乏,使其没有了生机。
“ ”经老师讲解,路上那些穿着铠甲 的树木是皮很名贵的杜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
种树种在路边,给树木的养护添加麻烦。是为了让路人认识新植物吗?树上没有挂牌,而
且让人认识到它的珍贵之处,树就更危险了。是它适合种在此处,或是它长成后别有一番
景象吗?
“ ”到了所谓的绿化隔离带,是将 京西稻田 除掉后的产物,觉得还没有路边的树多,土
倒是不少。老师介绍一种名为灰藜的一年生植物,该种先锋植物,无人管理,也可茁壮成
长。
8.颐和园南如意门:
门前就是昆玉河,又称京密引水渠,岸边已被固化。该条河流同八一湖相连,构成了
所谓的京城水系,已经成了人们游北京的一条水上
路线。驶过两条游船,但均没有按照当初开通此路线时所说的,为保护水体,将窗子
封住,不知会给河水带来多少垃圾。
采访中,得知以前的岸边满是树,水里鱼也不少,但为了修路,树砍了,岸修了,现
在鱼不见了,由于来往的车辆很多,又没有树,土也很大。我仔细观察河水,发现水中有
不少水草,靠近岸边处还有垃圾。
9.颐和园内:
颐和园主要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部分构成,两者均为自然形成。
沿西堤六桥而行,一路杨柳依依,桃花盛开,同门外相比,简直就是两个世界。在同
“ ”游客的交流中,大家都很喜欢这里的风景,觉得没白花门票钱 ,反面的声音没有听到。
湖边老师讲解由芦苇和茭白组成的湿地系统,这种滨水系统,净生产力高,不仅美化
环境,还可以造福环境。我夏天来游园的时候,绿色的芦苇配上蓝色的湖水,再加上湖面
波光粼粼,是很漂亮,但当时不了解它原来还有这么多生态功能。对一些景象有了更深入
的了解,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一大收获。
摘要:
展开>>
收起<<
精大学生告篇选实习报1一、实习概况 1.实习目的: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同当地居民或公园游客的交流,增进我们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城市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以及了解人们对于环境的真正需求。 2.实习路线及内容:20xx年4月5日,早八点,在北大逸夫二楼前集合出发,经图书馆至燕南园,停留进行观察调查;经静园至翻尾石鱼;从北大西门出至蔚秀园及承泽园,解散进行调查;在海淀公园调查后,经六郎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京密引水渠,从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沿昆明湖南岸、颐和园北岸、万寿山北坡一路观察,听取老师讲解;约14:30实习结束。 3.实习达到的目标: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观察,将课堂上讲...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个人文档
价格:免费
属性:77 页
大小:153.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