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景区导游词(精选6篇)

标签: #导游
抚州市景区导游词(精选6篇)抚州市景区导游词篇1我们来到的抚州市是江西东部的重镇,这是一个历史悠久、钟奇毓秀、人才辈出的地方。早在东汉永元八年(96年)就已设县,初名临汝,三国时置郡,名临川。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废郡设州。总管杨文通来这一带安抚,于是命名为“抚州”。大家听说过“文昌桥上晒文章,无才莫入抚州门”的说法吗?这两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狂,但抚州历史上的确文风鼎盛,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被誉为“才子之乡”。尤其在宋、明两代集中涌现了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唐宋八大家中,这里有两位,一位是大家熟知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还有一位是曾巩。北宋著名词人晏氏父子,既晏殊、晏几道,也是抚州地区人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晏殊词《浣溪沙》中的名句。到了明代,抚州诞生了著名戏剧作家汤显祖,等等。文昌桥是一座古桥,位于现在的城区上、下沿河路的分界处,“文昌桥上晒文章,无才莫入抚州门”之说,实际来源于发生在桥上的传说故事。现在我们就去参观文昌桥,顺便讲讲在那里发生的故事。1各位游客,文昌桥到了,它挺立于抚河之上,经历了8个多世纪的人间岁月,见证了这座古老城市的沧桑变化,是现在城内不可多得的古物之一。它现在桥面颇为宽阔,且有几分现代风格,那是经过多次修缮才出现的面貌。这座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当时是木结构,没有几年就被洪水冲毁。无奈就改建为浮桥,用船54搜串联,横跨于东西两岸之间,这毕竟也不是长远之计,因为一到雨季,水位升高,浮桥无法立足,此时两岸交通就十分不便。至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附近六个县,共同集资,建成了一座石桥,桥面用木板铺成,有护栏,有顶棚,类似于风雨桥。由于风雨侵袭,也多次损坏并修复。直至名嘉靖年间(1522——1566年),人们又采石大修,前后共花了6年时间,耗费白银17万两,建成了一座全石结构的桥梁,桥长73丈,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