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通用9篇)

VIP免费
3.0 2025-09-07 999+ 51.63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通用 9 篇)
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 篇 1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历经元、明、清
三代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国子监街内,是中国最
后一个国子监,保存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大家会问,何为国子?为何读 jiàn(荐),而不读
jiān(兼)?首先咱们说说“国子”:《周礼·地官·师氏》记
载:“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
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
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
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
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
族子弟;至于“监”的读音,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历史上只有
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啊,另外“国子监”作
为官署名牧马监、钦天监、中书监之“监”都读 jiàn(荐)。
另外,在参观前,我想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一下国子监内
的古槐.
据史料载,在元明时,北京的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
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国子监里的古
槐大多种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
一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吉祥槐”高约 15
1
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 2.6 和 2.5 米。似一对
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
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长)许衡
植。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相传在明此槐已
乾隆年的初夏干上忽又萌发新芽复荣
国子监的师生们现后,纷纷传颂正值乾隆母慈宁太
寿辰,人们为是吉祥的征兆名“吉祥”。文
纷纷题诗,以示庆贺。这年正赶上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
先师,他得知此后,竟夜宿国子监,发挥树画的特长,
古槐得到乾隆嘉奖。据《旧闻考》载“国学古
槐一株,元臣许衡所植,阅岁既久复荣当辛末枝再茁
,时慈宁六旬万寿,槐市生,瑞事”。乾隆皇帝
也作《御制国学古槐》,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
植至元,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林乾徵瑞作人
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
。”乾隆的古槐蒋溥的古槐图及众还刻
上,立在树旁朝廷还旨把古槐用琉璃围墙保护起来。据说
古槐诗画碑保存完好,在 1956 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
孔庙西侧。于此槐的名,在上旧闻考引句
的“槐市”。在周代时的,有一大树林时的士人
学生为了互通有每逢初一、十在槐树林里,各自
拿出特产籍等互通有或进买卖都是文人
易,故出现和礼让的景象,人们为“槐市”,以后槐
2
市也泛指国子监。文中的“槐市生”也是国子监的学
生。
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 篇 2
现在我为大家解国子监的辟雍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
于中轴线座圆形水池的四上,是一座方型
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围环绕著长
面架精致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
象征着天乾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
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的重
左边堂,是位于辟雍左右两侧的 33 间房合称
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志堂、道堂、正义堂、广业
堂,是生、监生们的教。现在我问一下右边的彝伦堂,
位于辟雍殿以北,元代名为,明代乐年间予以重
名为彝伦堂,皇帝讲学之兴建辟雍之后,则改
监内的。现在大家面走,后面就
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于明七年,设
祭酒和七座御制圣谕,是国子监祭酒公的
。大家指的向,在孔庙国子监之道内,有
由 189高大石碑组成的碑林石碑家经
《周易》、《书》、《经》、《周礼》、《礼》、《礼
记》、《春秋左传》、《春秋》、《春秋谷梁》、《
》、《孝经》、《子》、《尔雅》。这经的本是雍正
3

标签: #导游 #北京

摘要:

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通用9篇)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篇1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隋代,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国子监街内,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保存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子监,大家会问,何为国子?为何读jiàn(荐),而不读jiān(兼)?首先咱们说说“国子”:《周礼·地官·师氏》记载:“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至于“监”的读音,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历史上只有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啊,另外“国子监”作为官署名牧马监、钦天监、中书监之“监”都读jiàn(荐)。另外,在参观前,我想请大家在参观过程中注意一下国子监内的古槐.据史料载,在元明时,北京的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国子监里的古槐大多种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这些古槐中,最著名的一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吉祥槐”高约151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2.6和2.5米。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许衡所植。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呢?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乾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乾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这年正赶上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祭先师,他得知此事后,竟夜宿国子监,发挥其树画的特长,绘制一副古槐图,得到乾...

展开>> 收起<<
北京孔庙国子监的导游词(通用9篇).docx

共24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