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1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157.72KB
8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 31 篇)
扶 研 告范文 篇贫调 报 1
“ ” “为助力建成 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 的奋斗目标,我们以 促进乡村旅
”游、推动旅游扶贫 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游扶贫工作调
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
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
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__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
1000 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 722 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 72%,实现综合收入
38 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
“ ”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 六养胜地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
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__—20__年)》等文件,
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
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
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
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670 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 170 万元,兴建了
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 50 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 70 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
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 120 万元,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
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 130 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
入200 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
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
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 5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
3个,发展星级农家乐 70 “ ”“ ”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 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
“ ”“ ”“ ”“ ”高品质打造 花漾潼南 水韵潼南 田园潼南 乡愁潼南 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
“ ”“ ”“ ”“ ”“ ” “ ”进赏花游 古镇游 红色游礼佛游 养生游 ,唱响 周末游潼南 文旅品牌,吸引游客
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
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
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
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20__、20__年的 670 万元。市级安排的资
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
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
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
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
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
“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 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
” “路 的理念,构建 农业+文化+”旅游 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
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
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
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
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
端需求。
“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 吃住行 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
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
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
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
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
“ ”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 结对子 ,在
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
“是创新 景区+”农户 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
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
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重庆市潼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会
课题负责人:周恒
撰稿人:杨秀源
扶 研 告范文 篇贫调 报 2
“ ”为全面了解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推进和规范农村牧区 精准扶贫,改善贫困人口
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根据县委安排,7月6日至 14
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全县各乡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此次调研主要采取听取县
“ ”扶贫开发局、县农牧局、乡镇党委政府工作汇报,组织召开乡镇干部、村 两委 班子成
员、人大代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座谈,深入贫困村、90%以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进行实地查看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等方式,广泛听取和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和掌
握扶贫开发现状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
下:
一、全 扶 开 工作 状县贫 发 现
近年来,我县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藏区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政策的历史机遇,采
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xx 年底至 20xx 年底,累计投入
财政扶贫专项资金 1.05 亿元,减少贫困人口 3462 户,16254 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 64%。
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xx 元增长到 xx 元,年均增长 27%,贫困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截至目前,全县贫困村 29 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183 户xx 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
的15.16%,接近贫困线人口 6204 户xx 人,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 46%。
二、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县自然条件差、灾害频发,经济基础滞后,农村牧区基础设施薄弱,贫困程度深,
“ ”推进 精准扶贫 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发展基础薄弱,扶贫任务繁重。全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干旱浅脑山区和高寒牧
区,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基础设施薄弱,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
就医难等问题仍然突出。贫困地区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大多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收入来
“ ”源和经济结构单一,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 等、靠、要 思想依然严重。贫困与非贫
困边缘户家庭数量较多,因灾、因病返贫现象突出,导致巩固和提高扶贫成果难度加大。
数据统计显示,在贫困人群中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因病户数分别占
28.55%、23.44%、21.24%、10.75%。
(二)产业扶贫带动能力不强。目前,我县农牧业处于低层次小农经济状况,规模小、
效益低,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缓慢,发展和提升空间有限,尤其是虫草经济成为群众
主要收入来源,导致贫困群众增收渠道极为狭窄。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扶贫产业
少;热贡文化产业覆盖面小,受益群众少,产业化步伐相对缓慢;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集约化
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辐射带动力不强。
(三)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我县扶贫资金项目小而散,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更多
“ ” “ ”的是在扶农 而不是 扶贫 ,导致专项扶贫资金作用发挥不明显。用整村推进项目发展的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引导发展、激励发展,甚至是逼着发展的状态。项目资金直
接扶持贫困农户,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弱,难以应对市场、自然、技术三重风险,项目
“ ” “ ”实施和产业发展效果差,做到扶持到户 ,但是效益不到户 。此外,易地搬迁群众产业
发展滞后,导致相当部分搬迁群众的经济收入渠道狭窄,除居住条件改善外,经济状况没
有得到根本改变。
(四)“ ”扶贫工作力量薄弱,扶贫帮扶不到位。贫困村 两委 班子带领群众致富的意识不
强、能力有限、本领不足,脱贫致富方面作用发挥不明显。乡镇未配备扶贫专职人员,分
管人员身兼多职,对扶贫工作投入精力不足、重视不够。联建单位帮扶工作停留在送资金
及衣物,对研究联点村情况,制定发展思路、推动发展方面办法不多,措施不力。行业部
“ ”门扶贫项目资金整合不畅,不少行业部门认识不到位,缺乏沟通,单打一 情况依然存
在,难以发挥行业扶贫力量整合效应。
摘要:
展开>>
收起<<
扶贫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1篇)扶研告范文篇贫调报1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游扶贫工作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__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1000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722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72%,实现综合收入38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