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管理制度(精选3篇)

VIP专免
3.0
2024-08-06
999+
44.68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营销管理制度(精选 3篇)
管理制度 篇营销 1
一、总则:为了提高本公司经营运作,加强产品市场的开发及维护,公司决定确立经
济责任制,采用重管重制政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各种业务管理公司营销策略,采
取设立经销点的经销制,同时为加强经销网络的维护,致力开发符合条件的经销商及包干
制业务,应定期走访各经销点,每月对所有经销商的业绩审评,对销售业绩突出者予以奖
励,并随时做好所有客户的销前、后服务工作。
二、岗位职责:
2、1销售副总:
a、负责总公司各项销售政策的实施及各项制度的执行。b、组织并参与市场调查和预
测,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客户要求。c、会同销售部经理制定和完善销售承包责任制,制
定年销售计划,各时期营销策略。d、对营销网络的维护建立,并将信息及时反馈至公司
总经理。e、负责资金回笼工作,主持解决所有经济合同的纠纷事务。f、会同分公司总经
理,技术部主管制订订货排产计划。
2、2销售部:a、负责企业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工作。b、严格依销售制度及第十二
条款之合同管理规定,贯彻并执行。c“ ” “ ”“、负责编制 销售合同 , 工矿合同 订货排产情况
”汇总表 。d、负责对驻外各经销点监督、检查、反馈工作。并对其经营负责。e、制订本
部门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程序文件,并负责落实与考核。f、负责资金回笼工
作。g、负责联系储运业务。h、负责本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
2、3销售部经理岗位职责:a、负责企业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工作;b、严格依销售制
度及第十二条款之合同管理规定,贯彻并执行;c、负责编制<销售合同>,<工矿合同>、<
订货排产情况汇总表>;d、负责对驻外各经销点监督、检查、反馈工作,并对其经营负
责;e、制订本部门的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操作程序文件,并负责落实与考核。f、负
责资金回笼工作;g、负责联系储运业务;h、负责本部门的业务培训工作。
2、4助销员岗位职责:a、负责客户的往来接待工作及产品的初步介绍;b、负责公司所
有销售客户的往来跟踪、服务、联系;及售后服务等销售内务工作;c、负责销售部所有销
售档案的整理、跟踪及管理;d、销售部经理外出时,全面负责销售部内部一切日常运
做;e、负责所有销售合同的跟踪;f、负责销售部及销售大厅的卫生打扫工作。
2、5开单员岗位职责:a、负责开具产品<出货单>、<样板申领单>、<样板发放单>;b、
负责销售台帐的登记,每月 25 日与财务对帐;c、每日负责填报<销售日报表>及<销售月报
表>,及销售电脑的操作管理工作;d、并于每年 12 月28 日会同成品仓库管员前往公司专
卖店进行年终盘仓;e、填报<质量日报表>;f、负责销售部及销售大厅的卫生打扫工作;
三、销售服务:销售部应保持 8小时日常上班时间有人接听电话,公司各有关部门人
员应文明礼貌待客,具体要求如下:
3、1、接听电话:
凡有客户来电首先应答:“ ”您好,公司 然后应耐心解答客户问题,产品价格应以公司
统一规定报价。如为外地经销商,应记住对方联系电话、地址,需要时请销售经理接听并
做电话记录。讲完后应说:“谢谢!欢迎您随时到本公司来,再见!”等礼貌用语。[1][2]
[3][4][5]
3、4、对于与公司往来密切的大宗经销客户注意不可怠慢,但不可使在场的其他客户
有差别待遇感。
3、5、对于所有初次往来客户,无论大小,在初次见面后均应了解并记录对方的姓
名,地址及联系方式,其外貌特征应尽快熟记,以便客人二次来公司后,有亲切感及重视
感。
3、6、如客人询问与交易无直接关系的问题,应礼貌回避,不应明显表露出不悦或直
接敷衍了事。且不可在自己不了解情况时,告诉客人错误答案。
3、7、如遇工作秩序关系,使客人被怠慢或耽误客人时间,应向客人做出礼貌解释,
并向客人表示歉意,请客人原谅,不可与客人发生争执及面有不悦冷落客人。
3、8“ ”、当客人离开时,应主动与之 再见,欢迎下次再来 等礼貌用语。
3、9、如客人委托保管任何物品,应乐意接受,并妥善处理,如发现客人遗留或忘记
物品时,收好并通知该客户。
3、10、销售部所有人员应尽量满足客户所提一切合理要求,不合理的应婉言拒绝。
3、11、凡公司销售人员及其它相关部门人员不得与客户串通勾结,一经查处,公司
将依情节做严肃处理。
四、客户服务细则:
4、1、客户意见调查及处理:所有客户的经销情况、储运、财务、仓库均应做实际了
解,如客户对公司销售营运提出任何意见,销售部均应记录备档,并及时解决处理,如有
重大事件,应及时反馈至分公司总经理或总经理处,以便及时处理。
4、2、客户投诉:a、客户质量投诉:公司销售部凡接到客户对产品有关质量问题的投
诉时,不论情节大小均应由销售副总或销售经理亲自安排处理,对客户投诉内容的相关票
据、品名、规格、数量、等级、色号、购买日期等予以登记备档,并必须通知有关部门立
即查明原因。对客户的投诉理由进行确定,必要时销售副总或经理应协同相关部门主管一
同前往客户处进行详细了解、调查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结果。同时对所处理结果进行追
踪服务并做记录备份留档。b、客户对非质量的投诉:客户对销售人员或有关部门人员的销
售服 提出意 或 行投 向 售副 或 理 告,并据情 大小、向公司 公室提务见进诉时应 销 总 经 报 节 办
出上报及处理建议。销售部或办公室对此做出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告知客户。
五、对客户投诉的有关处理办法:
5、1所有质量投诉无论大小、轻重,销售经理均应及时填写<客户投诉质量处理表>,
并送至各相关部门,据实际情况对表内相关内容进行如实填报,并做出相关处理。处理结
束后,将此表复印后送办公室留档,销售部保留原件备档。
5、2所有服务投诉,由销售经理填入<客户投诉服务处理表>,投诉责任人的有关部门
应对投诉及时作出相应处理,并将复印件报办公室一份留档,原件由销售部备档。
5、3对客户投诉的有关内容的处罚规定:a、凡属于服务质量引起投诉的,经查实责任
人予以通报批评,并据情节严重予以罚款20—100 元/次,情节严重者予以辞退。b、凡属
于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对相关责任人及部门除予以通报批评并据情节根据<考核方案>予
以处罚,如情节十分严重,所造成后果恶劣,并没有悔改表现的,公司将予以辞退处理。
六、要货发货要求:
6、1各区域经销商需货时,由销售部根据客户需求直接开单发货。如为大宗订货需
求,而公司无库存时,销售部应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要求直接反馈至生产部,以便据情排
产。6、2如经销商为需货量较大且所需品种为公司目前尚未生产之花色品种,销售部应向
客户索取所需品种样板后送至技术部进行试制,技术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安排并完成试
制,销售部交付至客户。6、3如经销商定板后,销售部与办公室、生产部及技术部门协商
并由销售部拟订<订货排产计划表>交付分公司总经理审批签认,通知生产部门确认并制定
<生产排产计划表>并按排生产。
6、4当客户或经销商要求留货,必须预留订金。留货时效为3日,并不得跨月留货
(注:每月 25 日为财务结帐日)。如遇特殊情况客户无法预留订金时,由销售部出具经济担
保经销售副总同意后分公司总经理审批签认,方可批准留货。如遇客户确需超期留货,需
由销售部提出并出具担保,报销售副总及分公司总经理审批确认,方可。任何人不得擅自
留货,如经发现公司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 50-100 元的 ,情 重者予以除名并扣处罚 节严 发
一个月薪资。6、5任何人员不得擅自对客户予以报价所有销售价格均按公司制订价格并由
销售部人员报出,如遇擅自报价或开单员开价与规定不符,所造损矢及后果由部门主管及
相关责任人直接负责,公司将根据情节予以处罚。6、6销售部应于每月 25 日前对所有各
点经销商进行盘仓,并做好盘仓记录进行备档并报至办公室。6、7所有要货、开单、发
货、均按销售操做规程予以执行。
七、货款管理办法:7、1经销商每次进货销售部均应将进货额登记在<客户管理跟踪表
>内,并保留相应票据,有效保存原始票据。7、2所有产品均按先款后货方式执行,对大
宗经销商可先预留货款,而后根据所留货款进行分期分批提货,财务部做转帐处理。7、3
往来密切与公司常年合作,并具有相当实力及良好信誉的客户,为便于销售及财务的操作
运行,销售部可允许客户在签定书面保证后,保证所有转帐支票或电传汇票均无虚假或空
头的情况下,在确保公司利益的基础上,销售部可在收到客户转帐支票或其它电汇单据传
真件后,通知财务,财务以此传真件为准予以先提货。7、4对于一些往来密切的大宗客
户,提货时因特殊原因无法完全支付提货款,允许销售部以本部门当月销售提成做为经济
担保,经济担保由销售部申请,总经理批准签认,财务确认备档。直至客户将所欠货款完
全支付此担保结束。
标签: #营销
摘要:
展开>>
收起<<
营销管理制度(精选3篇)管理制度篇营销1 一、总则:为了提高本公司经营运作,加强产品市场的开发及维护,公司决定确立经济责任制,采用重管重制政策,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各种业务管理公司营销策略,采取设立经销点的经销制,同时为加强经销网络的维护,致力开发符合条件的经销商及包干制业务,应定期走访各经销点,每月对所有经销商的业绩审评,对销售业绩突出者予以奖励,并随时做好所有客户的销前、后服务工作。 二、岗位职责: 2、1销售副总: a、负责总公司各项销售政策的实施及各项制度的执行。b、组织并参与市场调查和预测,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客户要求。c、会同销售部经理制定和完善销售承包责任制,制定年销售计...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