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33篇)

VIP专免
3.0 2024-08-07 999+ 82.04KB 4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 33 篇)
中餐招待礼 仪 识 1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 孟光接了梁鸿案 那样
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
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
(东道),客人。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
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
排。
    入座:
    这个 英雄排座次 ,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
“ ”“ ” 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 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
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
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
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 357直至
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
2468(8 在对面),右手边为 357(7 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 246席,右边为
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 序,中餐一般 究:先凉后 ,先炒后 ,咸 清淡的 烧 鲜 .先上,甜的味浓味厚
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
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
    宴席里的大顺序是:
    ——冷拼花拼
    ——炒 视模选滑炒软炒干炸,烧,合。
    ——大菜 (不是必须),整,整的高贵菜,比如一头乳猪,一
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 包括,如冰糖莲子,银耳
    ——点心 大宴不饭,而以各种面,子,子等。
    ——爽口消腻
    顺序一成不变,如果有时冷盘里上,点心可在热菜里上。
    浓的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道。
    至于季 的考 , 有冬重 , 扒和沙 ,火 等 则还 红焖 红 ;清蒸白汁
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热成大菜。
    家宴就可大菜减少增加
    至于盛器,可 史久矣,古人云:“ 美食不如美器 ,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
,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
自然加倍讲究。
    大中小平盘(),大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
    还要有深盆盛油汤多,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
具,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 取, 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
    根据所颜色,性质,质地,称,选取不同质地,形颜色花纹
器。
    切忌西混杂土洋不分,不
    如一品子,要用贵的黄底细文福盘;清蒸鱼要用白瓷青瓷
烧鱼则用色彩的厚重的鱼色彩清亮冷拼,则用对称的细底纹碎花
中餐招待礼 仪 识 2
    1.用餐地选择
    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法,因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间,用餐
地点的 直接影响着餐宴的效果。中 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的疆域和 代的选择 历 风
,都成了各类厅取之不素材见的有以下几种
    (1)定的历史朝代为主
    带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菜肴、装饰服务面,都尽显历史风貌,如大楼、
御膳房等。
    (2)定的地为主
    很多都是选择众多菜系中的一,作为制定菜单、装饰布置服务基础,形成
了以地菜系为主的餐。如黔湘阁、苏浙汇。
    (3)风景名胜为餐厅布置的主
    过壁画、雕像和具有地域特色装饰等,出餐的主。对于既想享
肴,又想 略名 光的人, 是 好的 。如 城 、敦煌 、西湖 、梅 等。领 胜风 绝 选择 轩 龙镇
    (4)花草植物为主
    盆栽、木刻、壁画等为客人营造出身临其境氛围。如桃园、梅苑、芙蓉楼等。
    (5)历史文学为主
    根据大家耳熟历史素材,进行改编取其谐音,如国演拉近人与人
之间距离最好的法。
中餐招待礼 仪 识 3
    1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 , 或将手
椅背上。
    2、用餐 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 自己,也要关心 人,尤其要招呼两 的女 。
    4、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 的主要 餐工具是筷子, 准的握筷姿饮 进
高或握筷,或者变换指握筷都是不规的。在使菜时不要在菜
动,不要用穿刺,不要将筷中,不要下来,不要用子去
菜,不要子当牙签,不要用指点别人。使时,应先将筷下。
    5、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 口的食物不可
大,应小。在品的食与饮时,要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
发出声响
    6、喝 ,不要使 地嘬,如 太 ,可稍候或用 勺,切勿用嘴去吹。
    7、食物或 料一 入口,除非是骨 、 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
理骨刺时,不要用餐巾掩嘴,用在自的餐里,
桌上。

标签: #礼仪知识

摘要:

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33篇)中餐招待礼知篇仪识1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

展开>> 收起<<
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33篇).docx

共44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44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