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33篇)

VIP专免
3.0
2024-08-07
999+
82.04KB
4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 33 篇)
中餐招待礼 知 篇仪 识 1
“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 孟光接了梁鸿案 那样
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
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
(东道),客人。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
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
排。
入座:
“ ”这个 英雄排座次 ,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
“ ”“ ” 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变化。总的来讲,座次 尚左尊东 面朝大门为尊 家宴首席为辈
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客主人则居末席。首
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
饮。
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 3,5,7直至
汇合。
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
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
2,4,6,8(8 在对面),右手边为 3,5,7(7 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 2,4,6席,右边为
3,5,7席。
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上菜:
上菜 序,中餐一般 究:先凉后 ,先炒后 ,咸 清淡的顺 讲 热 烧 鲜 .先上,甜的味浓味厚
的后上,最后是饭菜。有规格的宴席,热菜中的主菜,比如燕窝席里的燕窝,海参宴里的
海参,鱼翅宴里的鱼翅,应该先上,即所谓最贵的热菜先上,再辅以溜炒烧扒。
宴席里的大致顺序是:
——凉菜冷拼,花拼。
——热炒 视规模选用滑炒,软炒,干炸,爆,烩,烧,蒸,浇,扒等组合。
——大菜 (不是必须的)指整只,整块,整条的高贵菜肴,比如一头乳猪,一只全羊,
一大块鹿肉什么的。
——甜菜 包括甜汤,如冰糖莲子,银耳甜汤等
——点心 一般大宴不供饭,而以糕,饼,团,粉,各种面,包子,饺子等。
——水果爽口,消腻
此顺序非一成不变,如水果有时可以算在冷盘里上,点心可以算在热菜里上。
较浓的汤菜,应该按热菜上;贵重的汤菜如燕窝等要为热菜中的头道。
至于季 的考 , 有冬重 , , 扒和沙 ,火 等节 虑 则还 红烧红焖 红 锅 锅 ;夏则清蒸,白汁,
清炒,凉拌为主。此外颜色搭配,原材料的多样化也应考虑。
酒楼和家宴,各种菜品的分量也要不同:
大宴讲究一成至两成冷菜;三成热炒,四成大菜。
家宴就可以将大菜减少,冷菜增加。
至于盛器,可 史久矣,古人云谓历:“ “美食不如美器 ,又云:“煎炒宜盘,汤羹宜
“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 。所以盛器在这个讲究饮食文化,又盛产陶瓷美器的地方,
自然加倍讲究。
一般要备大中小平盘(碟),大盘热菜,中盘冷拼,或灵活选择,小盘点心,小吃。
还要有深盆盛油大汤多之物,大汤碗盛汤。外加碗筷。大食具如火锅,烤炉之类;还
有水具,茶具,酒具。
至于盛器的 取, 地要好,当然名窑古董或各地名瓷都可上桌。色彩搭配要合理。选质
根据所盛菜肴的颜色,性质,质地,名称,选取不同质地,形状,颜色,花纹的盛
器。
切忌中西混杂,土洋不分,不伦不类。
如一品丸子,要用雍容华贵的黄底细文福盘;如清蒸鱼要用白瓷或青瓷鱼盘,红烧干
烧鱼则用色彩浓烈的厚重的鱼盘。色彩清亮的凉菜冷拼,则宜用对称的细底纹小碎花圆
盘。
中餐招待礼 知 篇仪 识 2
1.用餐地点的选择
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好的办法,因此餐厅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用餐空间,用餐
地点的 直接影响着餐宴的效果。中 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地大物博的疆域和 代的选择 华 历 风
流人物,都成了各类餐厅取之不尽的素材,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以特定的历史朝代为主题
带有浓厚的历史韵味,在菜肴、装饰和服务等方面,都尽显历史风貌,如大唐酒楼、
清宫御膳房等。
(2)以特定的地方菜色为主题
很多餐厅都是选择众多菜系中的一种,作为制定菜单、装饰布置和服务的基础,形成
了以地方菜系为主题的餐厅。如黔湘阁、苏浙汇。
(3)以风景名胜为餐厅布置的主题
通过壁画、雕像和具有地域特色的装饰等,突出餐厅的主题。对于既想享受美味佳
肴,又想 略名 光的人, 是 好的 。如 城 、敦煌 、西湖 、梅 等。领 胜风 这绝 选择 长厅宫轩 龙镇
(4)以花草植物为主题
以盆栽、木刻、壁画等为客人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氛围。如桃园、梅苑、芙蓉楼等。
(5)以历史文学为主题
根据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素材,进行改编或取其谐音,如川国演义等吃是拉近人与人
之间距离最好的办法。
中餐招待礼 知 篇仪 识 3
1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 , 或将手缘
放在邻座椅背上。
2、用餐 温文而雅,从容安静,不能急躁。时须
3、在餐桌上不能只 自己,也要关心 人,尤其要招呼两 的女 。顾别 侧 宾
4、吃中餐首先要注意筷子的使用。中式餐 的主要 餐工具是筷子, 准的握筷姿饮 进 标
势。过高或过低握筷,或者变换指法握筷都是不规范的。在使用筷子夹菜时不要在菜肴上
乱挥动,不要用筷子穿刺菜肴,不要将筷子含在口中,不要让菜汤滴下来,不要用筷子去
搅菜,不要把筷子当牙签,不要用筷子指点别人。需要使用汤匙时,应先将筷子放下。
5、其次要注意自己的吃相。 餐要文雅,不要狼吞虎咽,每次 口的食物不可进 进 过
大,应小块小口地吃。在品尝已入口的食物与饮料时,要细嚼慢品,最好把嘴巴闭起来,
以免发出声响。
6、喝 ,不要使 地嘬,如 太 ,可稍候或用 勺,切勿用嘴去吹。汤时劲汤热汤
7、食物或 料一 入口,除非是骨 、 刺、菜渣等,一般不宜再吐出来。需要饮经头鱼处
理骨刺时,不要直接外吐,可用餐巾掩嘴,用筷子取出放在自己的餐盘或备用盘里,勿置
桌上。
标签: #礼仪知识
摘要:
展开>>
收起<<
中餐招待礼仪知识(通用33篇)中餐招待礼知篇仪识1 “”中国的饮宴礼仪号称始于周公,千百年的演进,当然不会再有孟光接了梁鸿案那样的日子,但也还是终于形成今天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饮食进餐礼仪,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饮食礼仪因宴席的性质,目的而不同;不同的地区,也是千差万别。 古代的食礼是按阶层划分: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现代食礼则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 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