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调研报告格式模板如何写(五篇)

VIP专免
精 研 告格式模板如何写一选调 报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岳阳、
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 9.68 万平方公里,人口 4110 万,分 占全别
省的 45.8%和60%。,城市群实现 gdp8761 亿元,占全省 79%。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
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 2.8 万平方公里,人口
1334 万,去年实现 gdp4565 亿元,占全省 40.9% 。 长株潭城市群提出及批复经历了三个阶
段。
第一阶段:1982 年至 1995 年的 准 与初步 段舆论 备 试验阶
1982 年12 月,长株潭一体化第一次进入湖南省决策层的视野。
1984 年11 月,湖南省委常委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长株潭经济区的方案》,形成了《关
于建立长株潭三市经济区的问题》的会议纪要,正式启动了长株潭经济区的建设。
1985 年到 1986 年6月期间,湖南省先后召开了三次市长联席会议和十二个行业的经济技
术协调会,筛选出了需要联合开发的 10 大工程,包括建立三市资金拆借市场、实行票据
“ ”的同城交换、在三市对重大项目组织银团贷款、解决三市间货车 空驶 问题、开通三地间
“ ”公交 等。在此后 达十几年 里, 株潭 一体化大多停留在 坐而 道 面上,车 长 时间 长 经济 论 层
尽管有计划、国土等部门做过相关规划方案,却被束之高阁,实际行动寥寥。直到 1995
年10 月,中共湖南省第七次上,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呼声再次高涨。
第二阶段:1996 年至 1999 年的 体 划启 和 划 践 段总 规 动 边规 边实 阶
1996 年11 “ ”月,长株潭三市和省社科院联合在株洲召开了 长株潭经济区发展研讨会 ,这
次会议引起了省委决策者的重视。
1997 年3“月,湖南召开长株潭一体化专题会议,达成 把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发展
”的增长极 的战略共识,并成立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协调领导小组,再次启动了长株潭一体
化进程。
1998 “ ”年,湖南提出了基 施建 方面的 五同 划 ,即交通同 、 力同网、金融同础设 设 规 环 电
“ ”城、信息共享、环境共治(后修改为 新五同 )。随后又制定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概念性
规划》。
第三阶段:步入规划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 ”编制《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十五 规划》。
编制实施《长株潭产业一体化规划》。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着手编制《湘江生态经济
带开发建设总体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湖南省政府颁布实施《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这是我国内地第一个城市群区域规划,
被认为是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区域性规划。编制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
“ ”化 十一五 规划》。
6月,湖南省向国家发改委正式递交了关于在长株潭地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申
请。并举行长株潭三市市长联席会,制订了《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签署了《长株潭区域
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工业、科技、环保三个合作协议。
“ ”底,湖南省调整了 五同规划 的部分内容。将电力同网改为能源同体,金融同城改为生态
同建。长株潭一体化建设的新目标就此确定,即大力推进长株潭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
“ ”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简称 新五同 。此后,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提出,加快以
长株潭为中心,以一个半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包括岳阳、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在内
“的3+5”城市群建设。
12 月14 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下文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同时
“ ”获批为 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从1997 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 株潭 一体化的 略决策,致力于把 株潭进长 经济 战 长
培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至12 月14 日,经国务院同意,长株潭城市群和武
“ ”城市圈同 批 全国 源 型和 境友好型社会建 合配套改革 区 ,十年汉时获为 资 节约 环 设综试验
“ ”以来,湖南省实施 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跟进 的推进方式,与世界银行合
作,开展世行在华的首批城市发展战略研究,邀请英国、德国等国家的机构进行咨询设
计,形成了 20 多个规划。在交通、电力、金融、信息、环境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重大
项目,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去年湖南的经济总量突破 1万 。亿
(一)注重顶层设计。湖南省委、省政府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工业化、城市化的经
验,广纳民智,对长株潭试验区科学论证、高端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盘规划,
并将改革方案和区域规划打捆上报,获得国家的一并审批。这在全国现有的改革试验区是
“ “ “ “第一例。方案的核心在 改革,规划的重点是 发展 。规划和方案将改革试验区从长沙、
“株洲、湘潭三市拓展到 3+5“(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城市群,并突破传统开
发区的概
念,设计了大河西、云龙、天易、昭山、滨湖五大示范区,为试验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
“ “确了模式载体,打造了 一化三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加强三个基
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更大平台。
(二)强化规划统领。提升城市群区域规划,确立区域规划的龙头地位,发挥理念上、思
“ “路上、行动上的抓总作用。紧扣 两型 主题,体现国际视野,彰显区域特色。针对建设重
点,强化部门和地区专项规划。修订《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出台条例实施细
则,强力保障和推进规划实施。顺应综合交通发展的新趋势、新理念,编制了全国首个城
市群综合交通体系规划-“《3+5“ “城市群综合交通体系中长期规划》,提出了建设 能力充
“分、方式协调、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发展目标,并着重从点、线、面统筹规划水、
陆、空交通布局,构建长株潭核心区同城交通系统、外围区城际复合走廊、中部国际航空
枢纽、长江中上游航运中心、全国陆运大通道五大圈层的核心系统,明确了城市群综合交
通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建设的重点。
“ “(三)实施五大工程。一是以 两型为主导的产业支撑工程。按照战略性、先导性、传统
“ “性、限制性分类发展的思路,实施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战略。突出产业的 两型化,
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突出两型的产业化,
加快建设长株潭国家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尽快形成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
“ “的 两型产业 发展。二是以交通为先导的基础设施工程。把交通作为缩短城市群时空距
离,提高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全面完善长株潭同城交通能力,大幅拓宽周边五市城际走
廊,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陆域通道畅通无阻、水能充分利用、各种交通方式协调
“ “ “ “发展的 两型 综合交通体系。路网:核心区域重点建设 七纵七横的城际主干道,形成以
“城市主干道相连的格局; 3+5“ “ “城市群重点建设 二环六射 的高速公路网。铁路:核心区
3市与周边 5市统筹规划,建设连通8市的城际轨道交通;空港努力建设成中部地区的国
际航空中心。到 20xx 年,能 足满1800 万人次年旅客吞吐量、年 吞吐量货邮20 万吨。港
“ “口:重点建设湘江长沙综合枢纽等 五港一枢纽 ,打通对接长三角的江海联运通道。同
时,加强能源、水利、市政、社会设施建设。三是以湘江治理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工程。把
湘江流域生态治理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标志和突破口,以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为切入点,坚
持上下游联动、水陆联动、江湖联动,用5年左右 ,集中解决 株潭面 的突出 境时间 长 临环
问题,加强湘江治理。争取国家将湘江治理列入全国重点流域治理范围,加强株洲清水塘
等重点地区的治理,集中实施沿江截污治污、工业源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建
设等工程。实施水污染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今年确保全部完成设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
理设施建设,明年实现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把环境同治推广到湘江流域和洞庭
湖区,积极探索流域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四是以城镇为节点的城乡统筹工程。着力消除
“城乡二元机构,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建设 3+5“城市群,带动全省发展。五是
以创新为核心的示范区建设工程。规划设立大河西、云龙、昭山、天易、滨湖五大示范
“ “区,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开发区,目的是通过在农村土地流转、投融资创新、 两型产业引
“ “导、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各具特色、主题集中的改革试验,快速积累两型改革建设
“ “ “ “ “ “经验,打造湖南发展的 经济特区 、新型工业化 先导区 、新型城市化 展示区 、改革创
“ “新的 先行区 ,到 20xx 年在 上再造一个 株潭。经济 长
(四)推进十大改革。一是创新资源节约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是湖南经济的重要聚集区,
也是资源消耗相对较高的地区,目前,80%以上能源靠外输入。四个方面重点推进:第
一,加快清水塘等重点区域、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将长株潭建成全国循
环经济的示范城市群;第二,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健全完善资源产权制度和交易市
场;第三,加强政策的激励与约束作用,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提高新建项目准入门槛,促
使落后产能退出;第四,建立城市群统一的资源节约管理体制,建设节约型城市群。二是
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最大的特色是生态,丘陵地貌,山水相连、绿色相
间。但作为老工业基地,历史上积累下来不少环境问题。通过改革,在国家的关心支持
下,逐步还清历史旧账,决不欠新账,还湖南碧水蓝天。重点在五个方面率先突破:第
一,把湘江治理作为一项标志性工程,开展综合治理和保护;第二,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
实行生态补偿,成为全国生态补偿试点地区;第三,建立完善环境产权制度,设立排污权
交易市场;第四,推进环境管理制度的创新;第五,建立城市群环境同治机制,建设生态
型城市群。三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体制机制。长株潭正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
偏重,传统产业改造任务重。通过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
摘要:
展开>>
收起<<
精研告格式模板如何写一选调报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是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岳阳、常德、益阳、衡阳、娄底五市的区域,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人口4110万,分占全别省的45.8%和60%。,城市群实现gdp8761亿元,占全省79%。其中,作为城市群核心的长株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之间半小时车程,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人口1334万,去年实现gdp4565亿元,占全省40.9%。长株潭城市群提出及批复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2年至1995年的准与初步段舆论备试验阶1982年12月,长株潭一体化第一次进入湖南省决策层的视野。1984年11月,湖南省委...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3.9贝壳
属性:13 页
大小:54.5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