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服务工作自查报告多篇

VIP专免
3.0
2024-08-08
999+
79.59KB
3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寄语:卫生服务工作自查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
帮助。
【第 1篇】救助管理站救助服 工作 研 告务 调 报
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民心、集民智、解民意,笔者对
**市救助管理站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有效开展流浪救助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
研。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该站严格执行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市民政局
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截止十月,该站共接待求助人员
1724 人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 1724 人次给予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员 436 人次,本市
及其他市受助人员 1288 人次。从受助人员性别区分:男性 1321 人次,女性 403 人次;从年
龄结构区分:青壮年 1194 人次,老年 281 人次,未成年人 238 人次;重点救助对象:肢体
残疾 89 人次,精神病人 107 人次,痴呆傻 39 人次。其中救助的 1724 人次受助人员中的
225 人次护送返乡得到了妥善安置,资助返乡 1198 人次,接领返乡 42 人次。
在救助资金管理上该站严格把关,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救助管理工作上。
由于该站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长期在外租房办公,救助场地不足,影响救助管理工作的开
展。为更好开展救助管理工作,该站启动未保中心项目建设项目,计划年底投入使用。新
中心位于回风片区,交通便利,项目建设面积 3973 平方米,中心设有受助人员宿舍、观
察用房、教育医疗康复室等。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该站着力加强软件建设,规范
化、科学化实施救助管理。xx 年和 xx 年 站党支部 两年被局党 先 支部委该 连续 组评为 进 员
会。
二、救助工作中的基本做法
该站严格按照《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救助管理机构基本规范》
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的要求,安全、规范化管理。实行目标责任
制,班子成员分工明确,逗硬抓落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第一,作为民政工作的窗口
单位,站班子成员带头抓落实,重救助水平,重救助质量,重救助效率,重安全救助。建
立安全建设目标责任制,确保无重大事故发生。加强流动救助,专门成立4个流动救助工
作小组,实行轮流外出开展流动救助。确保每周开展两次街头救助,向流浪乞讨人员发放
救助宣传资料、指引卡,引导受助人员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到救助站接受救助;对职业乞
讨人员,进行劝导、告诫,加强与其户籍所在村、社区联系,力争让他们主动放弃职业乞
讨行为;“ ” “ ” “ ” “ ”进一步探索变 输血 为造血 ,变 消极性社会救助 为 积极性社会救助 的救助
模式。建立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将制度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落实到工作中。
三、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伴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日趋便利,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无论是救助对
象、救助理念,还是救助内容、救助方法都在改变。传统的吃、住、接、送等救助方式已
不适于救助管理工作的需要,也跟不上 代 展的步伐。首先,救助工作的 象 生了时发对发 变
化,流浪乞讨成因复杂,救助对象的数量和群体逐年扩大,救助的要求和救助的内容延
深,救助质量要求高,救助对象不再仅仅限于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还有财物被
盗、传销解救、进城务工、城市拾荒人员,以及打拐解救妇女、农村留守儿童、实际无人
照管儿童等。仅xx、xx 年度 站救助流浪未成年人分该 别为 298 人次、260 人次。其次,救
助工作理念和救助内容 生了 化。人性化的救助,以人 本、生命至上理念更加彰 。发 变 为显
救助内容不再是仅仅满足流浪乞讨人员的吃、住、行等基本生活救助,而是全方位的生活
救助和心理修复、精神支持、医疗救治等的综合性救助,救助的要求更高,层次更深。第
三,救助工作的方法发生了变化。从求助者主动来救助站求助到救助工作人员走出去上街
主动救助;从 送回家到源 防护头预 ;从 生活救助到生存技能培 、心理 治等,工作方简单 训 矫
法都 生了深刻的 化, 一的工作方法已无法适 当前救助工作需要。第四,救助工作发 变 单 应
的专业化人才缺乏。由于我市没有高校和专业的社会组织,再加上救助站硬件设施不完
善,缺乏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只有1人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资质,无法全面开展社会工工
作服务,导致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徘徊于低水平阶段。同时新进工作人员往往专业不对口,
专业对口人员又进不来的现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如下:
由于救助工作这些变化,传统的救助方式在政府机构的主导下,为求助人员提供食物、住
所、医疗救治,联系家人和单位,提供乘车凭证等物质方面的救助,而缺乏精神与心理需
求方面的安抚与疏导,尤其是流浪未成年人他们还有着更高层次的需求,如医疗保障、心
理修复、 得就 机会、接受相 教育等等,通 运用 方式 流浪儿童 行救助使儿获 业 应 过 传统 对 进
童再次流浪现象较为严重。对于特殊人群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心理矫正感觉力不
从心,迫切需要 人 开展心理 正、非正式教育等服 。 就要求我 ,必 找新专业员矫务这 们 须寻
的救助方式,创造新的救助理念,建立新的救助工作机制以适应这些情况的变化。一是通
过引导和购买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逐步建
“ ”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社会力量参与 的机制,可以有效开展救助管理站内的社会工作
服务和站外拓展性服务。二是内部挖潜,加大干部职工学习力度,通过组织培训、学习等
方式,培养一批专业性人才。
虽然《救助管理办法》详细规定了受助人员的安置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受助对象返家
安置仍比较困难。通常对于能够自行回家的成年受助者会提供乘车凭证,受助儿童由救助
站工作人 送至 籍所在地民政部 。但其中的盲 、痴呆傻、精神病等受助人 因员护 户 门 聋哑 员
受语言交流、精神疾病等障碍,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无法和受助家属联系,只能送往医
院治疗、供养,救助期满也无法送走;有的残疾人、未成年人或行动不便者因亲属或所在
单位不愿接回,要求救助站送回或者借故推托甚至直接拒绝接回;流出地不主动配合接回
未成年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员;一些因年老、年幼或智力存在障碍无法查明亲属
者。我市缺乏相应的福利机构对上述对象进行安置,目前市社会福利院正在筹备建设中。
** “ ”市救助管理站始终秉承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 的理念,为流浪乞讨特殊群体
好事、解 ,以 行 立了救助管理工作良好形象, 我市救助管理工作的开展办难题 实际动树为
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 2篇】 床 学服 工作社会 践 告范文谈论临 药 务 实 报
首先,我们要明确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的基本概念。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相结合,直
接面向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研究与实践临床药物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的综合性应用
学科。临床药师是指以系统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并具有一定医学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
技能,直接参与临床用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和保护患者用药安全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临床药学于 2o 世纪 6”年代首先在美国建立,把 去 的 学教育重点在 向重点过 传统 药 药 转
“ ”在 人 。医院药学工作者除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等工作外,还要到临床去,参与临床
医师用药,协助临床选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于美国药学界的成功实
践,许多国家也相继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临床药学工作。22 年国家 生部在《医 机构 事卫 疗 药
ⅲ “ ”管理 行 定》 中明确了医院 学的 展方向即要建立 以患者 中心 的 学管理工作暂规药发为药
“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吉林省白城中心医院于 28 年3月正式成立~'15 床药学室,下面就我
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实践,和大家做共同探讨。
1临床药学初级阶段
xx 年3月白城中心医院正式成立了 床 学室,当 配 了临药时备2名临床药学工作人员,结合
有条件,做了如下工作。现
1.1 整理、规范了药剂科应具备的各项相关药事法律法规文本及具体实施方案。
1.2 完善了全院医师处方权,麻醉药品医师处方权及药学技术人员药品调剂权的签章备
案,使我院处方权及调剂权更加明确、规范并做到有据可查。
1.3 规范了药剂科库房及药房相应的药品分类存放、常温药品储藏温湿度记录、低温药品
储藏温度记录、高危药品单独存放并有醒目标识等,使药剂科的药品储存更加规范化、科
学化。
1.4 制定了我院用药目录和药品处方集,并对院内用药目录定期进行更新和调整,将新药
及时地通知相关临床科室,确保了药品信息的及时更新。
1.5 为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拓宽和更新知识,制定了药学人员年度培训计划,按照
培训计划对药学人员进行药事法规和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及考核。即提高了全科的业
务素质,也充实了我们对相应法律法规的了解。
1.6 进一步完善了药剂科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使各岗位职责及操作流程,做到有章可
循。
1.7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医院全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按照规定及时上报临床
使用药品的不良反应,并将国家下发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及时通报到临床科室,使临床医
师及时了解,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1.8 ‘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与患者、医师、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行用药咨询与指导,并向
ⅸ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用药信息,如编辑 药讯》、报告不良反应的情况、向临床通报新药使
用情况,为临床医师提供药学服务。
1.9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每月定期抽取一定数量门诊及住院处方进行点评,督促医师正确开
具处方,促进合理用药。1.1o 定期对临床各科室常备柜的药品及麻醉药品进行核查,督促
临床科室加强对药品尤其是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临床药学发展阶段
摘要:
展开>>
收起<<
寄语:卫生服务工作自查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救助管理站救助服工作研告务调报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听民心、集民智、解民意,笔者对**市救助管理站切实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有效开展流浪救助服务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该站严格执行国务院《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市民政局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截止十月,该站共接待求助人员1724人次,对符合救助条件的1724人次给予救助,其中:省外受助人员436人次,本市及其他市受助人员1288人次。从受助人员性别区分:男性1...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