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十三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73.52KB
2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十三篇
大学生社会 告 篇调查报 1
一、调查目的:
我们在 20xx 年11 ——月12 “月, 我校朝阳校区,两个系部展开了 大学生社会公德对
”现状 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公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
我们却缺少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我们这次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以丰
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积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调查意义: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
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
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三、调查方法:
调查以随机抽样为主,同时对本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面谈。为了了解大学生道德现
状,这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其中老生(注:大二学生)50 份,新生(注:大一学
生)50 份,担任学生干部的占 30%。报告将基于这些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公德状况进行分
析和总结。调查对象: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朝阳校区部分在校大学生。
组员及分工:苏义音翟立新李永锋王淑芬胡梦瑶夏吾旦正多日杰才布旦敕丹坚措
四、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1、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
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整体上比较强。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很大一
“ ”部分大学生是 思想先进,有知识,有文化,但缺乏责任感的 。只有少数的人当代大学
“ ”生 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和社会实践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 这就表明,在公德认识
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得好。对基本的公德行为和范畴,他们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但在
“ ”具体表现的方面还有待提高,而且这种 知行脱节 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愈趋明显。2、大
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他人帮助和关心的时候。
因此,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倡导的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
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
“ ” “ ” “ ”自古就有 君子成人之美 、 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等广为流传的格言。人有三乐:自得
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是博爱的表现,也是社
会对大学
“生的殷切期盼。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将是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正所谓 赠人
” “ ”玫瑰,手留余香 ,大学生应当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积极参与公益事
业,力所能及地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本次调查当中,对于社会公益活动有37% “ ”的人选择 经常参加 ,有高达56%的人选
“ ”择 偶尔参加一次 ,另外有7% “ ”的人选择 不参加 。参加公益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公德的良好
表现,它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于这样一种结果我们认
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在我们对无偿献血的问题上,从我们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对于无偿献血,只有 11%的
同学积极参与,有 70%的同学持中立态度,还有 19%的同学认为影响身体健康不去献血。
这也说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待提高。
3、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文明礼貌是社会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而且体
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比如:尊重师长,主动让座等。在我们的调查中,65%的被
调查者在路上见到老师都会主动问好。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对尊师重教的认知程度较高,且
能付诸行动。而在公交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89%的被调查者会积极让座,6%的人会视情况
而定,偶尔让座。这说明广大大学生对让座这一行为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因为二者之和占
了95%。这说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在文明礼貌这一点上的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4、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的重要性。
校园的优美环境与完整的公共设施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
“大学生是否会时时处处维护这种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东西呢?当问及 公共卫生间的水
”龙头忘了关,正哗哗流水,你恰巧经过,你会怎么办 时,有 88% “的大学生选择 随手关
”上 ,只有 2%的大学生会视若无睹,这个问题,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
环境保护也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我们周
边环境的日益改善,大学生逐渐意识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在不
“ ”破坏环境卫生这方面,大部分同学还做得不错,即能独善其身 。然而对于真正以主人翁
“ ”的态度来对待环境保护时,我们大学生做得还远不够,即不能 兼济天下。比如,当看到
地上有垃圾时,只有 65%的人会马上弄干净,而有 19%的人想弄干净但最终没做,其余 16%
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爱面子,觉得那些俗规矩太死板
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个人做很别扭,所以在可以选择逃避的时候尽量逃避。对于以上
这些现象,我们每一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都应该行动起来,不要以为是丢面子的事情,其
实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没面子。21 “ ”世纪需要的是 弯腰精神 ,多弯一次腰就给世界
“ ”多一份洁净。另外,对于校园盛行的 课桌文化 ,我们应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在我们做任
何事情前应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影响,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是很好,
遵纪守法的实践是提高人们社会公德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
人员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响,这就需要用纪律与法规来维
“持。大学生应当全面了解各项法律法规,熟知校纪校规,牢固法制观念, 以遵纪守法为
”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自觉遵守相关纪律和法规。然而,当代大学生遵纪守法状况并不
是很好,
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考试作弊更是屡见不鲜。在我们关于考试舞弊的调查中,竟有
62%的同学认为舞弊不足为怪,能够泰然处之。这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道德问题,
同时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许多大学生过早的有了世故圆滑、投机取巧的
意识。诚然,要改变这一现状不仅要靠社会的正确引导,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增强思
想道德与法律意识,自觉自主地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
班人。
五、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并结合与部分学生的座谈,基本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公德状
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道德观多元化与复杂化
社会公德的这五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真正的遵守起来并不困难,对于常年受正规教
育的大学生而言,应该是道德的底限。虽然多数大学生能按照公德的要求去行事,但落实
到每一项,有很多同学达不到公德要求的。可以想象,完全符合这五个方面的学生的数量
会更少一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道德观虽然依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已非一统天下了,
其它的道德观、价值观已经对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道德观的多元化与复杂化有其家庭背景、学校背景与社会背景。1、首先是家庭成员
的道德水平参差不齐。2、是高校教师本身的道德观具有多元化特点。
3、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非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社会上大量存在。。
总之,大学生道德观的多元化、复杂不是某一因素造成的,是学校、社会包括家庭环
境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 ”二、道德 知 行 脱节道德标准的双重化
“ ”“ ”知 行 脱节问题早已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关注,而本次调查数据则很好的为这个结
“ ”论提供支持。问及 在食堂打饭,遇到有人插队,会如何反应 时,调查结果中 48%选择
“ ”了 心中抱怨 ,27% “ ”选择 视而不见,有超过7成的大学生明知应该通过言行去制止这种
不道德行为,可是他们却选择了沉默。换句话,道德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仅是停留
“ ” “ ”在知的层面,而已无法去行 了。
“ ”“ ”道德 知 行 脱节原因多由以下引起:
1、社会道德环境不佳、学校德育不力、互联网负面信息毒害等。
2、个人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刚成年,其心理尚未成熟,知识虽然丰富,可是阅历
浅、生活经验太少,对事情的认识容易限于表面。
六、我们的建议
(一)加强社会公德教育。
1、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
摘要:
展开>>
收起<<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十三篇大学生社会告篇调查报1 一、调查目的: 我们在20xx年11——月12“月,我校朝阳校区,两个系部展开了大学生社会公德对”现状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公德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我们却缺少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我们这次的研究成果,希望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以丰富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积极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二、调查意义: 在思想道德中,社会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它在第一时间体现一个人的素质涵养,同时又无处不在地伴随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针对当今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我们做了一次社会调查。 三、调查方法: 调查...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