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科基地建设方案

VIP专免
3.0
2024-08-13
999+
37.75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校学科基地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 ” “ ”以打造 智慧教育 、 适合的教育 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目标,落实
学科基地建设工作重点,推进课程的建设发展,形成学科特色品牌。
二.基地建设目标:
(一)课程发展目标:
1.教材的梳理与整合;2. “构建 学科+”课程体系;3. “形成 学科+”学科指南;4. “完善 学
科+”评价体系
(二)教师发展目标:
1.专家引领;2.教师培养;3.名师工作室
(三)科研发展目标:
1.科研项目推进;2.形成策略和方法;3.课程建模
三.工作与措施:
(一)课程发展措施
1.教材的梳理与整合
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梳理与整合,实现两者在知识结构、能力训练序列等方面的有效衔接,
为使用新教材做好前期准备。
首先,组织全体学科教师做好教材体系的解读工作。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材的培训活
动,并邀请校内骨干教师介绍经验,开展深入的自主研读和研讨交流,理解教材的编写意
图、核心理念,知识结构以及训练安排等等。
“ ”然后由主持人牵头,组织骨干力量梳理教材,形成清晰的对比结果形成 对比筛查报告 ,
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做为新教材使用的参考指南。
2. “构建 学科+”课程体系
“以教材教学建议为指导,深研教材内容有效拓展的路径,构建 学科+”的课程体系。
3. “形成 学科+”课程指南
“ —— —— ”围绕 学 思 行 的校本教研模式。学:即开展助力教师建立学科教学规律与创造力
培养对接的培训;思:以问题为导向,引发教师深层思考,开展学校及个人的课题研究;
“ ”行:通过教研活动,挖掘学科的本质特征和创造力形成的 金点子 。组织教师编写可序列
化实施的学科+课程指南。
4. “完善 学科+”评价体系
“修订 学科+”课堂量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常规、创造力培养和教学模式创新四个方面,
“评价 学科+”课堂的高效性。
(二)教师发展措施:
1.专家引领
“ ”邀请专家到校开展 专家讲坛 活动。每位专家学期邀请一至两次。教师则要根据学习内容
“ ”完成学 笔 、学 反思、 新思考 金点子 等学 内容。习 记 习 创 习
2.教师培养
多元化的教师培训,拓展教师创新教育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1“ ”)开辟专门地点成立 团队读书吧 ,推荐阅读书目,学期至少阅读四本指定书目,至
少召开两次读书交流活动。
(2)提供参加各级公开课观摩、研讨活动的机会,吸收新理念,开阔眼界。
(3)以师训活动为载体,学期至少一次教学互动论坛,汇集问题、思想交锋、总结经
验。
(4)发挥校内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分享创新思想、教学经验,唤醒教师创
新意识,激活创新潜质。
3.名师工作室
(三)科研发展措施:
1.科研项目推进
“通过系列课题的深入研究将科研成果转换,推动 学科+”课程的完善和成熟。
2.形成策略和方法
探索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策略,通过常规课、观摩课、评优课等形式,在实做中反复经历思
考-设计-实践-反思-再设计-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对策略成果不断调整、完善,借助科研
进行总结提炼,逐渐固化成为清晰、有效、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3.课程建模
在广泛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步骤进行必要的梳理和简化,用精炼的语言来界定各个教学
“环节,建立 学科+”的课程模型。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学科基地建设方案一、指导思想:“”“”以打造智慧教育、适合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办学目标,落实学科基地建设工作重点,推进课程的建设发展,形成学科特色品牌。二.基地建设目标:(一)课程发展目标:1.教材的梳理与整合;2.“构建学科+”课程体系;3.“形成学科+”学科指南;4.“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二)教师发展目标:1.专家引领;2.教师培养;3.名师工作室(三)科研发展目标:1.科研项目推进;2.形成策略和方法;3.课程建模三.工作与措施:(一)课程发展措施1.教材的梳理与整合通过对新旧教材的梳理与整合,实现两者在知识结构、能力训练序列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为使用新教材做好前...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