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28篇)

VIP专免
2023 年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 28 篇)
2023 年高中《傅雷家 》 后感 篇书 读 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
时间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初看《傅雷家书》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傅雷心切和望子成龙,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
对子女的严格而深刻的教育,每封家书都映照出他对子女的爱之切和情之深。像所有中国
的父亲一下,傅雷对子女的爱是热烈而又深沉的。他把行动上羞于表达的爱,当面说不出
来的话通过书信传递给子女,使孩子虽然远在国外,但一样体验到父亲浓浓的爱。我在读
《家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我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对我或者正面教育,
或者循循善诱,都是因为爱!
读《傅雷家书》,我受到了很多的成长教育。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
儿子谦虚待人、谨慎做事、礼仪得体;遇到挫折不气馁,取得成绩不骄傲,做人要有气
“ ”节、有尊严,做一个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我很庆幸在初三这个寒假读到了这
本书,因为我正处于摆脱青涩,探知世界,走向成熟的人生关键阶段,还有很多内容我暂
“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但正像我爸爸对我所说的: 这本书值得你一直读,读一辈
”子!
读《傅雷家书》,我最受震动的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他敢于让儿子自己去闯,
支持孩子有自己的选择。傅聪虽有磨难但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这与其父亲支持
他大胆地闯是分不开的。傅雷让孩子从小就出去冒险,接受挫折教育,独自应对国外生活
的种种挑战,而不是溺爱孩子。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我们所有人都不能依
靠爸爸妈妈一辈子!
2023 年高中《傅雷家 》 后感 篇书 读 2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其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摘编。
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
“ ”篇。傅雷夫 呕心 血的培养两个孩子,教育他 先做人,后 成 家,培养孩子的独立思妇 沥 们
考,因此傅雷夫妇成为了中国的典范父母。
在这本书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无论是在谈及艺术,对待情感还是
“ ”待人处事,无不体现着傅雷对儿子的爱意。有人说 父爱如山 傅雷正是如此。他以自己的
“ ”经历告诫傅聪: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细心叮嘱傅
“ ” “聪: 谦虚是很重要的,要学习非谦虚不可,谦虚才是聪明人。 反复勉励傅聪: 不为胜
”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傅雷曾还对儿子深深的忏悔,说自己对待儿时的傅
聪太过于严厉,为此傅雷主动提出要成为儿子知己,为的是与儿子的关系更加亲密。
“傅雷也常常教导儿子要时刻努力,加强自我的管理,不可迷茫的度过一生。 人一辈
”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沉浮,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傅雷时时刻刻都让我们体
“ ”会到 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身为人父,为的就是能够让自己的子女龙飞凤舞。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
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
——呢? 特别是乐力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
—— ”与意志 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面对已经接触社会生活的傅聪,傅雷用自己走过的经
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同样也是天下父母的想法。作为青春期的我们,应
该放下叛逆的心情,用学习来回报父母的恩情,听从父母的教训,理解父母的苦心。这不
仅是为了父母好,也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以后的生活更加轻松、更加快乐。
2023 年高中《傅雷家 》 后感 篇书 读 3
20xx 年5月,我有幸读到一本好书,真的是一本好书:《傅雷家书》。它不是一本普
通的家书,家信。它是一位慈父,一位慈母对儿女的谆谆教导,它通过一封封家书,象是
一次次珍贵的谈心,在艺术上,在生活上,在思想上,在情感上为傅雷指引了方向。
《傅雷家书》所记述的,是傅雷和傅聪这一对父子,1954 年到 1966 年这 12 年间的书
信。1954 年,傅聪出国进行深造,甚至被迫流离至伦敦。父亲一方面表达了对国外游子的
无尽思念,一方面与傅聪倾心长谈,与他探讨艺术上,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的任何问
“ ”题,教导儿子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成为一位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是
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父亲
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
培养的对象,傅聪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他深刻懂
“ ”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 手艺 ,而是全身心、全人
“ “ ”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 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 人 ,要
“ ”把一个 人 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
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
”别无所求。
在书中,我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
同成长。傅雷将自己的译著和傅聪沟通交流,他把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
热爱同样流露出来,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
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
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实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
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与父母之间建立
了牢固的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
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
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
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这位严肃的父亲,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
“苟。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对待儿子,他谦虚诚恳地说: 得失成败尽
”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他鼓励傅聪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在日常生活
“中,他告诫傅聪 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
” “ ” “间 , 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 , 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
” “ ”事先鼎好的日程 ,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我觉得这些也是我生
活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对父子的家书,使我看到了,那一代人对文化的传承,对艺术的追求,对生命终极
意义的探索与追求,是永无止境的。虽然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一代人对生活,对工作,
对人生的态度依然可以影响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中国快速发展的阶段,许多
“人表现出的浮躁,追求利益,缺失信仰。生命要有一种态度才有意义。 得失成败尽置之
”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我信仰这句话,我也始终这么认为。这也是一种生命
的态度。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这种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它鼓舞人心,使你身处
逆境也能迎着阳光微笑。
一本好书,会叫你忍不住想要读它,这本书,我想我会反复读它。
2023 年高中《傅雷家 》 后感 篇书 读 4
《傅雷家书》很久以前便有耳闻,母亲也是近乎狂热地崇拜了好久。它是由次子傅敏
将傅雷夫妇在1954 年到 1966 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编纂而成,在文坛中
也是轰动一时并且畅销不衰,拥有极高的地位。十二年间通信数百封,贯穿着傅聪从出国
留学、演奏成名到结婚生子的成长经历,也映照着傅雷的翻译工作、朋友交往以及傅雷一
家的命运起伏。
这些家书并没有华丽的辞藻或是绝妙的文笔。它们很朴素,不经脂粉钗环的妆扮,却
饱含着一种种鲜明而真实的情感,或是思念,或是悲伤。傅雷作为一位父亲的复杂心理在
——寥寥数笔中浮现 他身为人父,需要在儿子面前树立威严。但威严就势必会减弱父亲对
儿子的慈爱,他会去打、去骂,可他又想好好去爱、去呵护。
但最让人震撼的,不是傅雷对儿子的情感,而是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傅雷的家教里不
仅有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更有着其个人思想的折
射。
而其中的一些经验,可能你活完这一辈子也领会不到。
家教好坏的最集中体现在修养上。一个人的修养能完美折射出一个人的文化、知识、
素质,也决定着一个人的性格、境遇、交际圈,乃至人生。
在中国,日本好像并不受人待见。也的确,他们在战争中的暴行确实令人发指。但无
可厚非的是,日本的国民修养绝对是要比我们高一大截。日本的文化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
的,但区别在于我们把大部分都抛弃了,他们却传承了下来,并演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
“ ” “ ”惯。他们会在称呼彼此的名字后加上敬语君;谢谢 二字更是不离口;初次见面会想对
“ ”方鞠躬,并说上一句 请多关照 。或许有些形式主义,但修养也正体现在这里。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 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
”迂腐,机智就会成为逗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你有你的界限,我有我的区间,彼此不逾越,互相不侵犯,这种心照不宣地为对方考
虑,是善意,是默契,是修养。
你我山水相逢,而修养是最好的名片。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高中《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28篇)2023年高中《傅雷家》后感篇书读1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 初看《傅雷家书》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傅雷心切和望子成龙,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对子女的严格而深刻的教育,每封家书都映照出他对子女的爱之切和情之深。像所有中国的父亲一下,傅雷对子女的爱是热烈而又深沉的。他把行动上羞于表达的爱,当面说不出来的话通过书信传递给子女,使孩子虽然远在国外,但一样体验到父亲浓浓的爱。我在读《家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我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对我或者正面教育,或者循循善诱,都是因...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3.9贝壳
属性:21 页
大小:68.7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