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孔庙导游词(精选5篇)

VIP专免
3.0
2024-08-19
999+
50.37K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泉州孔庙导游词(精选 5篇)
泉州孔 游 篇庙导 词 1
孔庙是我国四 A级风景区,它位于我国山东曲阜,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孔子出
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孔庙。
“坐车先来到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 金声玉
”振 ,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上面蹲着一尊怪兽,威风凛凛的。进入
“ ”第二道大门后是 太和元气坊 ,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在它的旁边
有一潭水,水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近的石凳上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门后
“ ”是 至圣庙坊 ,据说是以前一位皇上亲自题写的呢。
再往后走就是著名的杏坛了,杏坛是孔子给他的学生们讲学的地方,杏坛的大门上有
49 个门钉,横 7竖7,要知道皇宫的大门是 81 个门钉,横 9竖9,可见孔子在人们心中的
地位是非常高的。
孔庙里有十几根擎檐柱,都是深浮雕,有 5、6米高呢,这些雕塑在中国是独一无二
“ ”的,因为它都是按 钩心斗角 设计的。
最让我难忘的是孔庙中的那棵千年古树了,据说它已有一千八百岁了,是孔庙中最古
老的大树,但至今却仍然枝繁叶茂的。
这就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孔庙,还是我国四 A级风景区,大家如果感兴趣,有机会一
定要去游览游览呀!
泉州孔 游 篇庙导 词 2
“ ”各位朋友、名城泉州历来书院林立、文风鼎盛,素有 海滨邹鲁 之称,现在请一起到
这象征意义的孔庙观赏。
泉州府孔庙位于市区中心、百源川池西畔。现存占地 10700 平方米,是泉州古代文化
教育的殿堂,也是泉州现存大型宋代建筑之一,在全国上千座孔庙里是罕见的,有很高的
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陈列有古代祭孔礼器、乐器及泉州历
代名人遗著、遗物等。是了解泉州古代文化教育的珍贵实物资料。泉州府孔庙列为省级文
物保护单位。
泉州府孔庙,又称文庙。唐中叶于州治的衙城西(现泉州六中一带)建有鲁司寇庙(孔
子曾任鲁国司寇、即此为名),庙额系唐玄宗时贤相张九龄所书。北宋太平兴国初(976-
981)移建今址。北宋大观元年(1107 年)建泮宫门。南宋绍兴七年(1137 年)“,按照 左学右
”庙(即东学西庙)建制,重建明伦堂、大成殿、东西两庑,南宋嘉泰元年(1201 年)建棂星
门。
“ ” “ ” “ ” “孔子有 素王之称,历代由 宣尼公 晋封到 文宣王 ,被树为 百世文官表,历代帝
”王师 。孔庙建筑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上,原有规模较大,庙门在今涂门街(原称通淮路或
府学口),至洙泗桥及中菜市场,均属孔庙的第一进院落。大成门捏前为横星门、大成殿
是孔庙的中心建筑。东有海滨邹鲁亭、夫子泉、明伦堂、育英门、教授署、尊经阁等;西
“ ”有泮宫、杏坛,庙学范围内还有十几座乡贤名宦祠 、状元祠、占地一百多庙。
泮宫亦称圣贤门、在孔庙西南边、面临南大街,坐东朝西。宋时建筑已废,后改为水
“ ”泥,仿木建筑,歇山顶二层楼阁式、面阔三开间、三层中间为通道,门楣横书 泮宫 二
字。泮宫即学宫,周代诸侯的学校前有半月形的水池,名叫泮水,诸侯的学校就称泮宫,
意在伴水边建学宫而名。明清科举制度规定,学童考进县学为新进学员,须入学宫拜谒孔
子,叫做入泮或游泮。
“泮官楼上撰有榴联: 海国闽疆东南重镇;”典章文物邹鲁遗风 。
孔庙外面露庭东西各有一座石构朝门,原系木牌坊,后改为石构建筑。东朝门内
“ ” “ ”写贤关 ,外写礼门;“ ” “ ”西朝门内写 圣域,外写 义路。
露庭宽 66 米,深 60 米,面积约 20__多平方米,原来铺有石板三千条,暗喻孔子弟子
三千多人。
棂星门亦称先师门,在露庭南面。相传棂星为天镇星,即天上文曲星。孔庙庙门
“ ”以棂星 命名,意谓孔子应天上星宿而降。原棂星门建于南来嘉泰元年(1201 年),现存建
筑为清代重建,单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木结构。雕龙石柱,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屋脊
上有六柱似芭蕉茎的绿色圆筒,称为六经筒。据说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民间暗藏六经于芭
蕉茎内,得以流传。
大成门是孔庙第二进院落的正中大门,在露庭北面,现存系清末建筑。单檐悬山顶,
砖木结构。三开间,二进深,东西两端连接金声、玉振两旁门连成一体,宽61 米,深 10
“米。大成门与金声、玉振两门,系引申孔子思想集古代圣贤学说之大成。孟子说:孔子
“ “ ” “ ”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这是盛赞孔子 德开天地、道冠古今 ,并
“ ”与孔庙中心大成殿相呼应。大成门的两边有一对青石花鼓、屋檐下立有左右两尊避邪 ,
“ ”明间有大型万字不断墙 的砖砌壁饰。
泮池在大成门内大成殿拜庭前方,作半月形,南岸半圆,北岸平直,可通潮汐。中间
纵贯一座石桥,桥长约20 米,中稍拱突,石板横铺、护以栏杆。栏柱雕石像,象征太平
景象。桥板七十二条,隐喻孔子七十二贤人。桥筑于元代,风格端重,人行桥上,有举止
雍容之感。
月台又叫露台、拜亭、在大成殿前面、泮池北面,是一高起一米的台式石建筑,为古
代文武官员绅士祭孔时跪拜歌舞之地。两边原有两株百年古榕,宛如天然大盆景。月台须
弥座保存着宋代的青石浮雕,有仰莲、复莲、扶桑、山茶、牡丹、芙蓉等。月台东西砌有
石阶、台面原有围栏、后废。正南面原有雕龙石丹陛,后以石阶代之。
大成殿为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祖孔子的正殿,始建于南宋初年,历代均有修葺。面
阔七开间(41 米),进深五间(24 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四十八根白石柱承托。柱础
为线雕覆盆式,与基石连成一块,正面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造型优
美生动,风格古朴。
殿为重檐九脊,正脊两端雕饰两条跳跃的小龙,脊身有琉璃瓦件贴饰的飞禽走兽、花
卉草木、色彩艳丽、富有闽南建筑艺术特点。殿的东西两侧东庑和西庑各18 间,各长112
米,宽10 米,略低于正殿,木石走廊式建筑。原系供奉孔子弟子及后代圣贤的牌位,后
为作为府学的斋房。
殿内正中设大型木龛,宋代起供奉孔子泥塑造像。因恐造像不肖、亵渎圣容、自明嘉
靖九年(1530 年)“ ”起,改为供奉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木牌位。后废。现在根据唐代大画家吴
道子的白描孔子画像加彩放大仿画供奉,以供游人参观瞻拜。殿内东西两边对向置四木
龛,供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孔子四大贤弟及传人的画像,称为四配。殿内东西两
侧还没有两龛,分别供奉闵损、冉耕、冉雍、宰予、端木赐、冉求、仲由、言偃、卜商、
颛孙师、有若、朱熹等十二贤哲的画像,称为十二哲人。正厅上万悬挂有清代康熙皇帝御
“ ” “ ” “ ”书万世师表 ,雍正皇帝御书 生民未有嘉庆皇帝御书 圣集大成 等匾额,金碧辉煌,对
孔子给予很高的评价。
大成殿内陈列的文物约五百多件,分为祭孔的礼器、乐器、舞器(均清康熙年间仿古
制而制造的)、孔孟儒家 典著作、泉州 代名人的 著 物三大部分。经历 遗 遗
礼乐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代统治阶级以之作为规定,其所制定的无数
“礼文,用以约束人际间的关系,称之礼治。孔子要求人们守礼时,则用乐来配合,礼严
”肃形于外,乐和顺存于内,礼有乐配合,增强了教化作用。
礼器是祭孔时用以装酒和食物的。前 478 年,孔子逝后的第二年,鲁哀公命将其故居
“ ”立庙,所藏系孔子生前所用 衣、冠、琴、车、书 之类。汉高祖十二年(前195 年)“, 以
太牢(猪、牛、羊各一)”祭礼孔子 ,开创了历代帝王祭孔的先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六年
(492 年)朝迁始规定每年春秋二仲(二、八)“ ” “ ”月举行祭孔大典,即大祭,又称丁祭,并
由皇帝颁定祭孔祀仪,包括祖典程序、祭奠规格、乐舞编制、主持官员、服饰、舞具和供
品等。
本殿所陈列的礼器有铜尊、铜壶、铜牺尊、铜盈、铜豆、铜爵、以及竹木祭器和木雕
祭器等,工艺精致,风格迥殊。其中云雷尊为初献(第一次奠酒)楚酒之用;以表示神自天
而降之意;象尊用于亚献(第二次奠酒),以表示大而有德之急;牺尊形如牛状,用于终献
(最后奠酒)“ ”,表示以农立国,永不忘本之急。总称为 三献礼。其余各器均盛五谷、酱
料、果品之用。
祭孔乐舞同属古代礼仪形式的组成部分。为公元前 500 余年前流行于鲁国的《韶
》。 章以 孔子功德 主要内容,自隋代至民国初期,基本沿 一字一音的旋律。乐 乐 颂扬 为袭
“歌词四言八句:大哉至圣,文教之宗。纪纲王化、丕变民风常祀有秩、备物有客。神其
格思,是仰是崇。其格律是我国周代雅颂乐歌诗体的承袭。祭孔所使用的乐器有特磬、编
钟、编磬、古瑟、笙、排萧、洞箫、龙笛、箎、敔、陶埙、以及各类鼓、即金、石、丝、
竹、革、木、匏、土等古代八音之器。
本殿陈列的有成套编钟和编磐。各种鼓乐,如楹鼓为全乐之纲首、每奏一句,以槌击
之,足鼓应之,鞉鼓尾之,即三响三应三尾;另有一种听应鼓,每奏一曲之终,听特磬响
毕即击之,应共四声,搏鼓声音不甚响,但其声柔和,击法与应鼓同;楹鼓在祭祀中击
之,设于门外,有东西之分;鞉鼓在大成乐加击于楹鼓之前称之兆也。祭祀时,文武百官
初到,要先击贲鼓〔也称大鼓〕三百六十声、以配镛钟(大钟)。
殿内还陈列各种吹奏乐器,如陶制的埙和竹制的箎,都有六个出音孔。两种乐器合奏
起来,声音和柔优美、协调;洞 的 音清幽, 笛的音色清脆,均属于雅萧发龙 乐;笙簧 器能乐
奏和音,特别是排箫,亦称凤箫,有十六支音管,律名与编钟同。所有这些吹奏乐器合奏
标签: #导游
摘要:
展开>>
收起<<
泉州孔庙导游词(精选5篇)泉州孔游篇庙导词1 孔庙是我国四A级风景区,它位于我国山东曲阜,孔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是孔子出生和居住的地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孔子,就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孔庙。 “坐车先来到孔庙的大门口,进入第一道大名,迎面是一个牌坊,第一坊是金声玉”振,它刻有四根八角石柱,顶上饰有莲花宝座,上面蹲着一尊怪兽,威风凛凛的。进入“”第二道大门后是太和元气坊,这个石坊据说是以前一位山东的巡抚题写的。在它的旁边有一潭水,水虽然不多,但十分清澈,坐在附近的石凳上让人觉得非常舒服。第三道门后“”是至圣庙坊,据说是以前一位皇上亲自题写的呢。 再往后走就是著名的杏坛了,杏坛是孔子给他的学生们讲学...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