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备课制度(精选30篇)

VIP专免
3.0
2024-07-13
999+
69.16KB
3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校备课制度(精选 30 篇)
学校 制度 篇备课 1
一、个人超前钻研教材。
要学生练的、背的,教师先练、先背。
二、集体备课
(一)地点: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二)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负责人:备课组长。
(四)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 ”、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 统一 :(l) 一统 进
度(划分课时);(2) 一学 目 ;(统 习 标 3) 一思考 和 ;(统 题 检测题 4) 一 堂作统 课
业;(5) 一教学 程。统 过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
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如何讲(补充、纠正、拓展,即走出教
……材,指导运用,提醒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
三、个人写教案
1、根据集体备课确定的路子(框架),充实内容,写好过渡语等,形成能指导学生
有序、紧张、高效学习的教案。
2、不得以讲授提纲(教学内容的要点)或思考题代替教案。
3、刚毕业的新教师可用师傅(老教师)的教案,但必须坚持先听师傅的超前课,再
自己去上课。
四、审阅
1、星期五之前,学部教务处负责审阅下周教案。学部校长要检查审阅情况。复习阶
段(中考、高考前及期末考试前)要求每天审阅第二天的教案。
2、如教案不合要求,则重备,重审,并作出记录。
五、复备
写好教后录(讲课后的体会),总结经验,找出教训,积累资料。
六、考核、评比方法:
1、学部除教务处审阅教案外,定期组织教师互阅教案,评选优秀教案。评选结果作
为考核,奖励教师的条件之一。
2、校长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各学部教案,列入师德考核。
学校 制度 篇备课 2
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使集体备课真正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提出如下办法。
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意义。
集体备课是学校内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分析教材
重点难点并确定其突破方法、撰写教案的过程,是一项集体性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目
的是让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
解,拓展教学思路,以促进教师互助合作和专业发展。
二、集体备课遵循的基本原则。
1、实效性原则。研究教学理念的把握、教材的理解、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
的选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实际问题。
2、全体性原则。人人参与,真诚合作,资源共享。
3、研讨性原则。围绕主题,深入研究,积极讨论,浓厚教研氛围。
4、经常性原则。每两周活动一次,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日常性研讨,将定时间、定
地点、定人员、定内容的专题式研讨与日常性交流研讨结合起来。
5、互补性原则。取长补短,集个人智慧于一体,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的教学行为。
三、集体 的 程管理。备课 过
1、个人自备。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都要在集体备课前,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
材,根据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实践,发现教学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且写出教学简案,
为讨论交流做好准备。备课组长至少提前一周将任务布置给组内教师。
2、集体研讨。由备课组长组织,重点将组内教师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确定
本次备课研讨的中心问题,依托教师群体智慧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交流各自的教学
简案,讲解设计意图,取长补短,求同存异,达成共识。
3、完成教学预案。在集体研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既要吸收别人设计的
长处,又要根据班级水平、学生差异、自身风格完成教学预案,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4、教后反思。施教后对教学预案进行反思,总结得失,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调整,
形成新的教学设计,并且养成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后记(或教学反
思)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各备课组(或教研组)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进一步
的讨论,寻找解决办法,为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和课堂教学水平打下基础。
四、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1、强化集体备课的研究性。教学研究应是集体备课的主要任务。各备课组要充分发
挥研究功能,加强对教学设计实施的研究,拓展研究方式,使备课与教研融为一体,在备
课中渗透教研,通过教研来促进备课,使每一次备课活动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重要
活动,以此推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2、突出教案设计的实用性。教案作为备课结果的呈现方式之一,原则上没有形式的
规定,但必要的内容不可少,如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要重在
实用,对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应提出教案设计不同的要求。教案中可以改、涂、勾、画,提
倡教师有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学特色。
3、激发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是保证集体备课取得效果的'先决条
件,是组织好集体备课的重要保障。改进管理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建立宽松的、促
进教师发展的教学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搞好集体备课奠定基础。同时要
营造好学习氛围,鼓励教师把学习渗透在工作中,融合在备课的过程中,在备课中提升自
己的专业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
五、具体课时教案的设计要求。
1、每位教师必须提前一周备好教案,其他老师应结合自身教学和学生特点进行熟悉
思考,并作适当修改调整,使之适合于自已的教学风格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案撰写应结合学生、教师、教材等因素,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灵活
选择教学用具和教学方法,清晰展现教学过程,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作一些预设,在课
时教案中体现课堂作业的安排布置,设计教案时应对板书设计进行一定的规划。
3、教学后记字数不作规定,应尽量务实,针对性要强。
4“ ”、坚决杜绝照抄教案和不作思考的 拿来主义 。
六、集体备课的组织领导。
1、组织实施。集体备课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主任具体负责,学科教研组长进行业务
指导,各年级指定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明确时间。教导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在学期初各学科要安排好集体备课时间,
每两周开展一次。
3、领导参与。为使全体教师重视集体备课,学校将加大行政人员参与集体备课的力
度。加强学校领导对备课组的指导,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4、资料积累和加强考核。备课组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存,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有文
字记载。学校将对围绕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的执行情况、备课组集体备课文档材料的质
量、公开教学研究课的质量、对学科集体备课进行考核,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集体
备课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全面提升课堂
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标签: #学校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备课制度(精选30篇)学校制度篇备课1 一、个人超前钻研教材。 要学生练的、背的,教师先练、先背。 二、集体备课 (一)地点:教师办公室或集体备课室 (二)时间:文、理科不同时,确保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 (三)负责人:备课组长。 (四)一般程序及任务: 1、质疑问难,研讨下周所教的教材; 2“”、研讨下周每节课如何引导学生紧张、高效地自学,达到五个统一:(l)一统进度(划分课时);(2)一学目;(统习标3)一思考和;(统题检测题4)一堂作统课业;(5)一教学程。统过 3、研讨如何突破难点:学生看书练习后可能出现哪些疑难问题或错误,学生更正、讨论后还有哪些问题难以解决,教...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