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

VIP专免
3.0
2024-10-21
999+
40.29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广东的导游词范文(通用 3 篇)
广东的导游词范文 篇 1
各位团友:
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有:历史悠
久的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纪念塔、观音山神仙洞、东南亚藤类之
冠的盘龙古藤。另外,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体味一下三个至今未
曾解开的谜:一是为什么何仙姑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咸
味,唯独仙姑井水清纯甘洌?二是为什么仙桃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
顶屋脊上,不需浇水施肥,依然枝繁叶茂?三是为什么盘龙古藤找
不到根?
大家了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吗?根据《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
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安庆府志》、《会仙观记》、
《全唐诗外集》、《辞海》、《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都记载:
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增城小楼仙桂村人,生于唐
朝开耀二年(682 年),自幼性情柔静,秉承孝道,勤奋读书,过
目能诵,擅长绣织,深受邻里夸赞。唐景龙元年(720xx 年)因反
抗父母包办婚姻,投井后成仙。话说何仙姑在迎亲之日骤然不见
了,家人惊慌失措,见家井旁遗留素女的绣花鞋,父母深知大事
不妙,命人下井打捞,谁知捞不见尸。男家碍于面子,上县衙打
官司,提出不见活人要尸骸的要求。而何仙姑成仙后腾云仙游蒲
田(今福建省内),获悉父母受屈,巧逢蒲田县令即将调增城赴
1
任,就恳求县令允许她随官船返增城为父母沉冤昭雪。县令答应
了她的请求,当启航之时,未见何仙姑到来,但见船舵后方水
中,有一女尸逆水追随而至,尸至增城,果然是何仙姑真
身。“逆水流尸”一事当然难以置信,县官就署批“升仙得
道”了结此案。
此外还传说在唐朝玄宗年间,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铁
拐李、韩湘子和蓝采和等七仙,准备于三月三赴瑶池,参加一年
一度的王母娘娘圣诞,为了凑够八仙向王母娘娘敬酒,吕洞宾决
定下凡遍游天下,最后寻觅超度何仙姑成仙。
何仙姑成仙之事惊动了当年的唐天后武则天。武则天赐赠何
仙姑三件宝:一是在其家乡建祠奉祀;二是赐紫霞一袭;三是在唐
天宝十年下旨建一碑以作纪念。
各位团友,何仙姑家庙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庙参观。
广东的导游词范文 篇 2
中山纪念堂位于广州东风路,观音山南麓。是人们为了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 功绩而建。据记载,中山纪念堂原址是清代一
座衙门。辛亥革命成功后为督军衙门。1920_年孙中山在广州就任
非常大总统,总统府就设在这里。 1920_年陈炯明叛变革命,炸
毁了总统府。1920_年孙中山逝世后,人们决定在此地建立中山纪
念堂。1920_年奠基,1931年建成。纪念堂总体布局 呈方形,坐
北朝南,占地面积为 60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4000 平方米。
2
纪念堂的主体建筑为大礼堂,高 49 米,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的
宫殿式 建筑,上部是八角攒尖重詹歇山顶。红柱黄砖衬着宝蓝钯
琉璃瓦盖,富丽堂皇显得庄严肃穆。梁柱周围装饰着世族风格的
彩画图案,金碧辉煌。
大礼堂正门上方,挂有“天下为公”四字横匾,系孙中山所
书。大 礼堂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高度的建筑水平,礼堂内看不
到一根柱子,支撑大屋顶的 8 根柱子隐藏在壁内,给人一种新
颖、宽敞、明亮的感觉。 礼堂的座席有上下两层,可容纳 5000
人。
纪念堂草坪上屹立着一尊5米高的孙中山 全身塑像。像下的
座基上刻有孙中山于 1924 年4月12 日手书的《国民政府建国大
纲》全文。
纪念堂建成后,经历了一段非凡的历史 风云。抗战时期,日
寇轰炸方州,炸毁了纪 念堂的屋角。1945年9月17 日抗日战争
胜利,驻广州的日军,在此签字向中国政府投降。 新中国成立
后,按原样全面修复,并加建铁 栏围墙。西楼辟为孙中山史迹陈
列馆。
广东的导游词范文 篇 3
万绿湖风景区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距河源市区 6公里,
它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新丰江水库,是一八年筹建新丰
江电厂时,在新丰江流径的最窄山口--亚婆山峡谷修筑拦河大坝
蓄水形成的。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广东的导游词范文(通用3篇)广东的导游词范文篇1各位团友:小楼仙源是增城八景之一,今天我们参观的景点有:历史悠久的何仙姑家庙、何仙姑纪念塔、观音山神仙洞、东南亚藤类之冠的盘龙古藤。另外,在参观过程中还可以体味一下三个至今未曾解开的谜:一是为什么何仙姑家庙方圆几里的井水都略带咸味,唯独仙姑井水清纯甘洌?二是为什么仙桃生长在缺土少壤的瓦顶屋脊上,不需浇水施肥,依然枝繁叶茂?三是为什么盘龙古藤找不到根?大家了解何仙姑其人其事吗?根据《全国古今图书集成仙部》、《中国人名大辞典》、《安庆府志》、《会仙观记》、《全唐诗外集》、《辞海》、《增城县志》等古今书籍都记载:何仙姑,原名何素女,又叫何二娘,增城小楼...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