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调研

VIP专免
关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调研
在今年初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代书记、
省长卢展工亮出了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这一构
想是一个立全国发展大局、立足祖国统一大局的战略构想,符合
中央的要求,符合福建的实际,是近年来福建发展战略的继续和
延伸,它凸显了福建省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与中央所强调的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十分吻合,目前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
识,那么我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中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
根据本人的学习和从事的业务工作浅析如下: 一、
从地理位置看,只有“中部开花”,才能有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
繁荣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北依省会福州
市,南靠闽南“金三角”—泉州市,全境东起莆田南日镇,西至
仙游度尾镇,南自湄洲岛丘屿,北到莆田大洋乡。东西长 122.4
公里,南北宽 80.5 公里,土地面积约 3960 平方公里,东北与福
清市交界,西北与永太县、德化县毗邻,西南与永春县、南安
县、泉州市、惠安县相接。从东至南濒临兴化湾、平海湾、湄洲
湾三大海湾,南面以乌丘屿,东面以南日群岛隔海与台湾省相
望,跨台湾省台中港 70 海里。 综上所述,地处福州
市和泉州、厦门市两中心城市之间的莆田市,具有承北接南三
角,联系海峡两岸的天然的地理优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莆
田市的国民经济虽有较大的发展,但还不理想,20xx 年全年全市
国民生产总值仅 262.7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3%,虽增幅居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平均增幅 0.8 个百分点,
1
但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 9513 元,位居全省第八位,不足厦门的
三分之一、福州的二分之一,比泉州的二分之一略多,略高于位
居全省第九位的宁德市。因此,若莆田市国民经济不加快发展,
迎头赶上,就会影响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全面繁荣。
二、加快莆田市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港口经济的发展
莆田建市后,中共莆田市委和市政府就把发挥港口优势、发展港
口经济摆上议事日程,并提出“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的号
召,同时成立湄洲湾开发建设委员会,抓紧湄洲湾的国土资源及
普查和国有土地规划,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经过
几年的努力拼搏,我市的港口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截止 20xx
年,我市已累计建成投产码头泊位 20 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
2 个(含秀屿 3.5 万吨级多用途码头,实际可停靠5万吨级的船
舶),码头综合通过能力为:货物 371 万吨,集装箱 3万标箱,
旅客 111 万人。20xx 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达 600.16 万吨,比上
年增长 24.9%,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 2.97 万标箱,增长 9.8%。
据福建省政府批准的《莆田市港口总体布局规划》,仅湄洲湾北
岸的秀屿、东吴两个港区就可建深水泊位 50 个左右,中级泊位 30
个左右,因此港口资源是我市发展战略的一大优势。最近省政府
召开的《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论证会上,省发改委、省交
通厅已将湄洲湾列入福建拟建的三个年吞吐量超亿吨的大型深水
港口之一,因此,按照全省港口布局规划统筹协调、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
莆田市港口经济的发展,必须抓紧疏港铁路的建设
湄洲湾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优良港湾,湄洲湾位于福建中部沿海,
2
海岸线186.57 公里,海域面 423.77 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约
207.04 平方公里;潮间带以下的水域面积 216.73 平方公里,水深
大部分在 10 米以上,最深可达 52 米。其中莆田市管辖岸线共
123.8 公里,其中深水岸线9.9 公里。如此优越的建港条件,且省
里已将湄洲湾作为福建省三个年吞吐量超亿吨中心港之一,为什
么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心港?追究其根本原因,笔者认为主要
原因是港口经济腹地小,货物集散能力差。具体说来,首先是莆
田市境内资源尚不丰富,尤其缺乏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全市只占
全省 3.3%的土地面积,矿产资源中,能源矿空白,金属矿只有三
处中型矿床(铅、锌、镍)保有储量只 34.35 万吨,非金属矿也
只有 3 处中型矿床(蛇纹石、滑石、高岭土)。森林资源,全市
林地面积约 2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420 多万立方米。其次是我市
工业欠发达,经济体量小,20xx 年国民生产总值只 262.7 亿元,
通过港口进出的货物:煤碳、石油、粮食、矿类等总量也不足
600 万吨。第三是周边地区发展快,周边的福州市、泉州市目前
通过我市港口进出的也只有转基因大豆,每年不足百万吨。第四
是没有疏港铁路,这也是最根本的一点。纵观全局,所有的大港
口都有疏港铁路。为此我市除了必须继续大力发展公路运输外,
还必须重力发展铁路运输,提高港口货物集散能力。目前拟建设
的福厦铁路和规划中的江西南昌至莆田湄洲湾铁路将成为湄洲湾
港口的发展的推进器,它将广泛而有效地扩大我市港口的腹地。
四、建设闽中铁路快速通道,是发展我市港口的需要,也符合建
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的要求 目前我
省南部,已建成以厦门港口为起点连接我国西南地区的通道,我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调研在今年初召开的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委代书记、省长卢展工亮出了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想,这一构想是一个立全国发展大局、立足祖国统一大局的战略构想,符合中央的要求,符合福建的实际,是近年来福建发展战略的继续和延伸,它凸显了福建省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与中央所强调的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十分吻合,目前在全省上下已形成共识,那么我市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中怎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呢?根据本人的学习和从事的业务工作浅析如下:一、从地理位置看,只有“中部开花”,才能有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繁荣莆田市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北依省会福州市,南靠闽南“金三角”—泉州市,全境东起莆田...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honghon...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3.9贝壳
属性:4 页
大小:39.9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