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VIP专免
3.0
2024-11-03
999+
48.66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内容提要:理性主义自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经济人”假
设正是以理性算计为基础的。但是这一信条愈来愈受到人类社会
实践的挑战。就对社会学而言,缘自古典的“社会何以可能”的
基本问题,正在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理性行为”日渐
密切地结合起来,融会为一个问题,即“统一理性是否可能”,
并以现代性问题的转换形态摆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面前。这或许
为打破18世纪以来在社会科学专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壁垒提
供了某种契机。
一、引言
经济学家们都承认,经济学的各种现代版本,除了新增加的
数学描述,基本上是从阿尔佛莱德·马歇尔(AlfredMa
rshall)那里传承下来的。这一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大致
可以看做“经济学中的理性主义运动”,①并且由于二次大战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问世)以来各国经济学家介入政治经济政策
的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制度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着经济学理
性主义的思路行进。除了韦伯研究过的例子外,一个最近的例子
是目前正在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过程中迅速兴起的
期权交易制度。在期权市场上,人们几乎完全按照伯莱克-肖尔
斯(两位沿袭了经济学主流学派的金融理论家,1997年诺贝
尔经济学奖得主)定价理论来买卖期权,偏差一般不超过理论价
格的5%。相应地,1997年以来,其它衍生工具交易制度也
围绕这一理论迅速发展(汪丁丁,1997a)。一般说来,市
1
场社会里各种经济制度的创设,总是由企业家们发起,然后由经
济学家们加以“理性化”阐释(有时需要理性化地修正),从而
得以推广到其它地方。由此可以声称:理性主义至今仍是主流经
济学家们的信条(大部分制度经济学家,虽然站在经济学主流之
外,也仍然抱持着理性主义信条)。
由于对“理性”一词的诸多不同理解,我必须在阐释“经济
学理性主义”的涵义之前,简要地把这一解释按其推理步骤列举
出来:(1)经济学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物,而不是欧陆思辨哲
学的后代。经济学家必须把自己的理论置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2)经济学是“经世之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经济学家必
须对每日每时发生着的“日常事件”作出解释,而这些事件的基
本描述只能是统计性的,只能是那些服从“众数原则”的事件。
(3)在对所有那些服从“众数原则”的日常事件起了支配作用
的力量中,最重要和持久的两种力量是:(甲)人的自利本性;
(乙)人的宗教倾向。(4)经济学理性主义坚持人的自利本性
是一切经济行为的(至少是经济行为研究者的)出发点。这是亚
当·斯密(A.Smith)《原富》的核心思想,也是被认为
是“经济学帝国主义”里程碑的贝克尔(G.Becker)1
976年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学看法》的核心思想。
然而,在过去二十年里,人类社会的演进发生了与经济学密
切相关的三大重要变化,迫使经济学家们(为了使经济学仍然有
存在的理由)必须提出足以解释这些变化的理论。这些变化是:
(1)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方式、动力、以及相应的政府政策
2
有了极大的改变;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物质资本投
资,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主要动力,人类社会正在进
入所谓“知识社会”(汪丁丁,1994)。经济学家必须解释
由此而来的问题:教育,家庭,婚姻,移民,技术演变路径,知
识产权,…;(2)前社会主义经济以及非洲和亚洲经济不发达
地区各国普遍向自由市场经济过渡,而构成这一“过渡”的不仅
仅是经济制度,还有,甚至更主要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
心理、社会组织以及文化结构)的大范围变迁(汪丁丁,199
2)。经济学家必须(或试图)解释发生于这些社会制度文化背
景下的、以提高经济效率为主旨的人们的社会实践及社会整体变
迁过程,必须研究此类问题:新的行为规范的形成,心理偏好的
演化,企业家能力的积累,政府的合法性基础,社会自组织过
程,革命与宗教行为,…;(3)首先从发达市场社会里提出来
的,并正在成为所有市场社会(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不得不思考
和处理的“未来学”(关于“市场经济”的未来)问题,如环境
与增长极限的问题(汪丁丁,1991,1997b),经济学
家必须(或试图)理解这一人类基本生态过程的前景,并研究相
关的问题:矿产以及包括“环境”在内的各种可再生资源的“合
理使用”,人口代际间的“公平”,对个体“理性”的重新理
解,对“人性”本身的重新理解,对“幸福”概念的重新界定,
以及与道德和审美问题有关的“权利”界定。这些问题大部分已
经超出经济学传统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它们的提出或发生是基
于上述三个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人们自然要求经济学家给出某
种经济学的解释。
3
摘要:
展开>>
收起<<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内容提要:理性主义自来是经济学家的信条,“经济人”假设正是以理性算计为基础的。但是这一信条愈来愈受到人类社会实践的挑战。就对社会学而言,缘自古典的“社会何以可能”的基本问题,正在与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理性行为”日渐密切地结合起来,融会为一个问题,即“统一理性是否可能”,并以现代性问题的转换形态摆放在整个社会科学的面前。这或许为打破18世纪以来在社会科学专业化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壁垒提供了某种契机。一、引言经济学家们都承认,经济学的各种现代版本,除了新增加的数学描述,基本上是从阿尔佛莱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那里传承下来的。这一百多年的经济学发展大致可以看...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