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调研报告(通用31篇)

VIP专免
3.0
2024-07-09
999+
139.2KB
8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生产调研报告(通用 31 篇)
生 研 告 篇产调 报 1
xx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xx 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
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
种植业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增加,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贡献。
一、xx 县农业概况
xx 县辖 10 个乡(镇)145 个行政村,境内有三个大型国营农场和森工系统 8个林场,
县域总面积 1.01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 42 万人,其中县域人口 32 万人,县属农业人口
21.5 万人,农户 5.7 万户,县属耕地面积 238.4 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 11
亩,xx 县处于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之间,年平均气温 3.3℃,10℃以上有效积温-
2700℃年降水量 550mm 左右,无霜期 130-150 天,全年日照 2513 小时。农业气侯:春季偏
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温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秋季短促、降温快切气候
多变;冬季漫长而严寒。
二、粮食生产情况
xx 县是全省重点商品粮生产县份之一,近年来,xx 县始终遵循稳定粮食种植面积,
确保总产这一宗旨和原则,特别是近三年来 xx 县的粮食生产在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改
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稳中有升。XX 年,全县粮
食作物种植面积 196 万亩,总产 53.4 万吨;XX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99.6 万亩,总产
58.4 万吨;XX 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209 万亩,总产 72.8 万吨。XX 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
先进县,XX 年粮食总产居全市之首。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基地,扩规模,切实增加粮食总量
xx 县紧紧依托地域优势,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种植经验,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增加
粮食总量,促进了粮食产业发展。近年来,已建立了万金山乡、青原镇、xx 镇、朝阳乡水
稻,七星泡镇、朝阳乡、夹信子镇玉米,尖山子乡、七星河乡、青原镇、七星泡镇、xx 镇
大豆,小城子镇、龙头镇杂粮杂豆四条优质粮食生产产业带,粮食生产基地面积 200 万亩
以上,XX 年,全县共落实粮食生产基地 209 万亩,其中水稻基地 26.8 万亩,总产 14.4 万
吨,玉米基地 63.3 万亩,总产 39.5 万吨,大豆基地 108 万亩,总产 16.3 万吨,杂粮基地
11.2 万,总产 2.6 万吨。
(二)、抓宣传,落政策,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
xx 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粮食工作领导小组,从全县抽调
100 名机关干部进驻乡镇、村屯开展粮食生产的宣传和政策贯彻落实工作。县直机关干部
带着全县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到村屯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会进行宣传,同时,
到农户家中走访宣传,重点向农民讲解发展粮食生产的重大意义和国家关于种粮补贴政
策,教育和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近年来,累计已举办粮食生产专题电视讲座 21 期,
通过会议、科技大集、走访向农民发放宣传单12 万份,印发宣传资料汇编 1.5 万册,印
发直补政策宣传单5.6 万份,张贴宣传标语 3,500 幅。在粮食生产政策落实上,三年来,
累计落实粮食直补面积 715.5 万亩(XX 年237 万亩的,XX 年240.1 万亩,XX 年238.4 万
亩),水稻良种补贴面积 74.24 万亩(XX 年21.5 万亩,XX 年25.97 万亩,XX 年26.77 万
亩),大豆良种补贴面积 80 万亩(XX 年10 万亩,XX 年10 万亩,XX 年60 万亩),玉米良
种补贴 20 万亩(XX 年20 的万亩)。此外,xx 县还根据全县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谋划了
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工作目标,强化了各项措施,已经形成发展粮食
生产的长效机制。XX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千亿斤粮食生产工程,xx 县委、县政府
提出了打造百万吨粮食生产县的工作目标,并计划到XX 年实现这一目标。
(三)、提质量,增效益,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
围绕提高粮食质量,增加种粮经济效益,xx 县采取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培育标准
化示范户等方式,狠抓了农业投入标准,农时标准、整地标准、播种标准等关键环节。为
提高技术到位率,县农技推广中心编写了《xx 县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标准》,并印发到乡
镇、村屯,发放到农户手中。同时,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到村屯、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对
农民实行面对面指导和服务,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青原镇新城村 XX
年建立的大豆高产创建核心区平均亩产达到257 公斤,超过全县完成创建指标。近年来,
全县共建的粮食作物标准化示范园区 85 个(XX 年20 个,XX 年25 个,XX 年40 个)其中 6
个,省级10 个,市级25 个,县级44 个,示范区农户平均增收1,500 元。为了提高粮食品
质,三年来,全县共建立粮食作物种子繁育基地 30 万亩,其中大豆 27 万亩,水稻 3万
亩,保证了粮食生产良种需要。在粮食作物种子的应用上,大豆主推恳丰 16、黑农37、
黑农41、黑农44;玉米主推绥玉7、东农248、龙单13;水稻主推空育 131、绥粳 4、绥
粳的 12。粮食作物主推及专用品种推广面积达到100%,良种应用率达到100%。
(四)、强农艺、兴科技、积极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
xx 县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始终坚持科技兴粮战略,坚持农机农艺、良种良法相结合,
大力推广模式化栽培,发展科技生产增效作用。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培训工作。全县
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都在350 期以上,培 民在训农6万人次以上,投入科技培训经费三年
累计达到200 万元。通过培训农民科技素质普遍提高,每户都有一个种田明白人,加快了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推广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近年来全县在发展粮食生产上重点
推广的大豆垄三栽培、大垄密植、小垄密植、深窄密,玉米通透性栽培,水稻机插深施
肥、神鱼生态除草、三超栽培,小麦模式化栽培,农业技术到位率达到100%。三是积极应
用粮食增产技术。重点是应用秋季深松整地和水稻大棚育秧技术。每年整地面积都在90
万亩左右,深松面积在 50 万亩以上,通过整地不但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且产量显著增
加,增产幅度在 15%左右。XX 年通过对朝阳乡曙光村的一块1500 亩大豆亩产百斤左右的
地块实施深松整地,XX 年,大豆产量经过实测,亩产达到165 公斤,增产幅度达到60%以
上。水稻育秧上重点推广大棚育苗,每年新增大棚面积都在20 万平方米左右,XX 年秋季
新增育秧大棚 92 万平方米。XX 年在青原镇兴旺村建了一个占地2.5 万平方米的育秧小
区,并建立了一个 3,000 亩的水稻高产栽培示范区,XX 年,水稻亩产平均达到650 公斤,
个别地块亩产达到700 公斤以上。水稻大棚育秧拉动全县水稻单产平均达到600 公斤以
上。四是努力提高粮食品质,在优良品种的选用上坚持按照适宜区种植,避免了越区种
植,加快了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步伐,实现了 xx 县区域内品种的统一化、专用化和优良
化。
(五)、增投入,打基础,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xx 县在财政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制定了粮食生产扶持政策,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开展秋季农业三项重点工作,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三年来,县财政累计投入粮食生
产扶持资金950 万元,其中 XX 年150 万元(深松整地10 万亩,亩补贴 5元,合计补贴 50
万元,秋季水利工程补贴 60 万方,每方补贴 1元,合计补贴 60 万元,水稻育秧大棚补贴
8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 5元,合计 40 万元)。XX 年280 万元(深松整地12 万亩,每
亩补贴 10 元,合计补贴 120 万元,秋季水利工程补贴 70 万方,每方1元,合计补贴 70 万
元,水稻育秧大棚补贴 10 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 9元,合计补贴 90 万元)。XX 年520
万元(深松整地补贴 12 万亩,每亩补贴 10 元,合计补贴 120 万元,秋季水利工程补贴 80
万方,每方补贴 1元,合计补贴 80 万元,水稻育秧大棚补贴 32 万平方米,每平方米补贴
10 元,合计补贴 320 万元)。三年累计完成秋整地260 万亩,实现了三三轮耕目标,完成
水利工程300 万方,新建水稻育秧 170 万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六)、抗灾害,夺高产,确保大灾之年粮食总产不减
近年来,xx 县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春季低温干旱,夏旱和秋旱,特别是 XX 年的夏旱最
为严重,全县受灾面积 192.6 万亩,其中严重干旱面积 104.2 亩,濒临绝产面积 13.4 万
亩。灾情发生后,xx “ ”县委、县政府向全县发出了 全县人民总动员,众志成城抗夏旱 的号
“ ”召,并确定了 保粮食作物、保水田、保种子田、保科技示范园区 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抗旱资金投入、组织科技人员下村指导、抢修灌溉工程、应用节水灌
溉技术等措施,集中全县力量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在抗旱期间,全县 3,038 眼抗旱机电井
全部启动,每天出动抗旱人员平均达1.8 万人次,车辆 1.2 万余辆,浇灌总面积达到145
万亩。在资金投入上,共投入 1,605 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 510 万元,农民自筹890 万
元,县内龙头企业帮扶50 万元,全县职工干部捐款 55 万元,县直部门帮扶100 万元。利
用抗旱资金全县共维修抗旱机电井 1,500 眼,新打抗旱水源井 915 眼,购买人工增雨火箭
弹和防雹弹 1,050 枚,下摆抗旱柴油 500 吨。通 全 上下的共同努力,过县xx 县的抗旱工作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粮食总产达到58.4 万吨,比XX 年增加了 5.4%,从而实现了受灾不减
产的工作目标,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四、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制约粮食生产发展。近年来,由于村集体和
农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搞水利工程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导致水利工程欠帐
较多,遇有灾害农民损失惨重。
(二)农机装备落后,缺少大型农机具,耕作水平较低。目前农民使用的农用拖拉机
大部分是在 30 马力以下,在整地上缺少大机械,现有大机械马力不足,达不到标准化深
松整地要求,影响到整地效果。
摘要:
展开>>
收起<<
生产调研报告(通用31篇)生研告篇产调报1 xx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xx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种植业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增加,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贡献。 一、xx县农业概况 xx县辖10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境内有三个大型国营农场和森工系统8个林场,县域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42万人,其中县域人口32万人,县属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户5.7万户,县属耕地面积23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11亩,xx县处于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之间,年平均气温3.3℃...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