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

VIP专免
3.0
2024-12-17
999+
42.64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通用 5 篇)
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 1
1、办年货
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
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小吃点心。
2、蒸馍、炸货
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
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
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热一热。这蒸的馍一直要吃
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
花多用塑料纸制成,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
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
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
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一定不能断,否则不吉利。放进热
油锅里反复地炸,炸到焦黄为止。炸完馓子就是炸丸子。把萝
卜、豆芽、老豆腐、虾仁分别剁碎,放入大盆里,加入调料拌
匀,再加入面粉,做成丸子,丢入油锅,炸至表面金黄即可。除
了这两样,还有炸一些鱼块或鸡块。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香
飘满院,充满着浓浓的年味。据老人说,家里厨房炸东西的时
候,小孩子是不能进的,以防毛手毛脚碰坏了东西,不吉利。
3、上坟
1
在这段日子里任选一天,家里的男主人买上火纸、鞭炮,带
着孩子到自家田里给已故亲人上坟。
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 2
调查目的:
了解本地节日传统及风土人情,弘扬祖国传统文化
调查时间:
20xx 年 12 月
调查地点:
临泉以及周边县市
调查对象:
老乡、教师以及专家、学者
调查方式:
走访、查阅资料 、网络等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
古老传统节日。在临泉地区,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
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
除夕最为热闹和隆重。
一、传统流程与习俗
腊月初八
农村有句俗话:“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所谓“腊八
饭”,即一种粥,因此“腊八饭”又被称作“腊八粥”。制作很
2
简单,即将五谷杂粮一起煮,预示春节将近,寓意;来年五谷丰
登。过了腊八,年味就逐渐浓起来。
祭灶
所谓“祭灶”,即祭祀灶神,灶王爷。俗语有:“君祭三,
臣祭四,王八祭五,鳖祭六。”(这后两句带有玩笑骂人之意)
因此,临泉地区祭灶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的贡品以当日晚餐为
主,辅以必不可少的糖和蜜枣。农村地区做饭用的灶称为“地
锅”,灶台称为“锅台”,主人做好晚餐后须先盛一份放在锅台
上,再摆上事先准备好的糖和蜜枣。据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
各家专管监视的,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天汇报这家的表
现。给他糖和蜜枣吃,就可以让他嘴巴变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只
说好话,以保来年富贵与平安。贡给灶王爷的吃食,家里人人不
许碰,只有在晚饭过后才可以吃,若小孩子不懂事偷吃了,便会
遭到大人的训斥。
有的人家会在灶台上供奉灶王爷的神像,神像两边也通常有
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是“一家之
主”。在这一日,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垛香空气中弥漫着浓
浓的香气。从此,鞭炮声便接连不断。时不时还有谁家放的焰
火,划破夜空,在空中爆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引得孩子们发出
阵阵欢呼。
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 篇 3
一、实践目的
3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通用5篇)关于过春节风俗习惯的调查报告范文篇11、办年货这段时间,集市非常热闹,各种年节所需的食品、用具应有尽有,鸡鸭鱼肉,蔬菜瓜果,小吃点心。2、蒸馍、炸货除了办年货,大人们要忙两件大事:一件是蒸过年的馍,一般每家要蒸好多。蒸好的馍上都要点上大红的梅花点,以示喜庆。馍都放在馍篓里,到吃的时候再热一热。这蒸的馍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所以叫过年馍。放在贡桌上的馍还要插上馍花,馍花多用塑料纸制成,绑在细细的竹签上,五颜六色的,特别漂亮,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炸馓子这种工作是亲戚朋友互相帮着炸。把搓好的面条放进装满油的大乌盆里,再一圈一圈地挽在胳臂上,把面条拉得又细又长。...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