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精选4篇)

VIP专免
3.0 2025-03-31 999+ 41.06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精选 4 篇)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 篇 1
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
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1420xx 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
(1562 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 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
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重建后的形
制。
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上承重檐庑殿
顶,下坐 3 层汉白玉台基,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达
11 件,开间 11 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架
建筑之一,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整个宫殿气
势恢宏。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现存的
牌匾为复制品。
1420xx 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
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xx 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1440 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1459 年(天顺三
年),营建西苑。1557 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
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 1561 年才全部重建完
工。
1
1597 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
宫。复建工程直至 1620xx 年(天启七年)完工。
1644 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
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
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
至北京。此后历时 20xx 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1683 年(康熙
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
基本完工。1735 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
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1820xx 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
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
与民签订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建宫发生火
太和殿历经岁月的打渐渐残破不堪,有构件已经腐
,起不到支撑大殿的用,并且梁上的彩画也褪色严重,
20xx 年开始“封闭式”大修。经过 2 年的大修,直20xx 年 7
,太和殿重新出中。大修后的太和殿金碧辉
美轮美奂
在很多人为太和殿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
太和殿其是用来举各种典礼的场实际使用次数很
,明清皇帝上朝的方主要太和门、乾清门、乾清宫、
心殿的,并不所说的太和殿。明清朝 24 个皇帝都
和殿典礼皇帝极即位、皇帝大册立皇后、
2
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至三大,皇帝接受
武-的朝贺,王公臣赐宴。清还曾在太和殿
的殿,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开始,改在保和殿行,“
仍在太和殿行。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
纵观明清,皇帝一都是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
而当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
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心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体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它面阔
十一间,五间,建筑面积 2377 ,高 26.92 同台
高 35.05 ,为紫禁城规模最大的殿。殿前有宽阔
台,称为丹陛,俗称台。台上日晷、嘉量各一,铜龟
铜鹤各一对,铜鼎 18 长寿象征日晷古代
,嘉古代标准量器,二都是皇象征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 篇 2
宫太和殿位于北京博物院间俗称"金銮殿”,是
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是
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明清朝 24 个皇帝都太和殿
典礼皇帝极即位、皇帝大册立皇后、出征
外每年万寿节元旦至三大,皇帝接受文武官员
朝贺,王公臣赐宴
3

标签: #导游 #北京

摘要: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精选4篇)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篇1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xx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太和殿是整个宫城的建筑主体和核心空间,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基,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为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架建筑之一,殿前设有广场,可容纳上万人朝拜庆贺,整个宫殿气势恢宏。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1420xx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1420xx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1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复建工程直至1620xx年(天启七年)完工。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灭亡。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此后历时20xx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1820xx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但按照与民国签...

展开>> 收起<<
北京太和殿的导游词(精选4篇).docx

共8页,预览3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