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直播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1篇)

VIP专免
3.0
2024-07-11
999+
54.49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直播个人心得体会(通用 21 篇)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 直播个人心得体会 篇课1
追求时髦,崇尚流行也许是一种时尚。但是一旦流行成为社会的主流,那种存在于人
“ ”们心中原本美好的东西,便会成为过眼烟云,变的黯然失色。然而, 安全 却时时刻刻、
事事处处遍布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
们外出时要注意交通安全;生活中要注意卫生防病安全;生产中要注意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等
…… “ ”等 ,所以, 安全 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
们,凡是无视安全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
思想是生产事故的大敌,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无视规章制度的行为都会留下一部不堪
回首的血泪史。事实证明只有将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才能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
“ ”和社会环境的稳定。 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一直以来是许多厂矿企业所倡导
的口号,意喻人们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一天的工作,平安的回到家中和家人团聚,同时也
表达了各级重视安全、渴望安全的心愿。
“ ”安全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松懈,更不能摆架势,走过场,虚
张声势。假如有人拿安全工作当儿戏,最终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
须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坚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传达执行两张皮的做法,更
不能一味的为了应付检查而惶惶不可终日,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那样最终的结果
就是害人害已。
”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关注人本,确立安全意识是校园安全的前提与保障。
“ ”安全 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当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时,安全则变得更为重要,
和平安宁的生活需要安全、经济的腾飞需要安全、时代的发展更需安全。所以,我们将一
如既往的将安全工作进行到底,真正做遵规守纪的模范,勇于向各种危害安全的行为作斗
“ ”争,确实做到 时时处处想安全、人人事事讲安全 。让安全的警钟时常激荡在我们耳畔,
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拥有美好的明天。
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 直播个人心得体会 篇课2
珍爱生命,让生命之花开得芳香、灿烂。
——题记
今天班上举办了有关安全教育的班会,我深刻的认识到安全问题时时刻刻都需要我们
去注意。生命就像一朵娇嫩的花,一条清浅的河,无比美丽也无比脆弱,轻微的一点伤害
都可能会终止它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古语有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可我不知这句话
是否也能用于那些在事故、灾难中丧生的人们。真的是太可惜了,就在短短的几秒钟内,
或许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就看到死神在向他们招手,就这样离开那些爱着他们的人。
但这些伤害也许可以避免,他们的生命也许可以延续下去,去完成那些未完待续的事
情。全世界每过 6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全世界每一分钟就有人在车祸中受伤,全世界
死于车祸比世界大战死的还要多。在交通事故多发的我国,每天,都有人丧命于那飞奔的
车轮底下,成为交通安全路上又一个警示灯;在工地工作的工人,他们的职业本身就就具
有较高的危险性,每天都有在脚手架下消逝的生命;在过马路的时候,因不遵守交通规则
所酿成的惨案也比比皆是,好似人们不懂得为自己寻求保障也为他人行个方便的道理。不
仅是在外界,在看似安全的家中也是危机四伏。在家用电时,应注意电源的开关,没人使
用时应及时关闭;炒菜时,应注意用气安全,若起火,不能往锅里倒水,应用锅盖盖住,
防止火势蔓延;日常用电方面,电线老化,电表超负荷运转,外出时忘了关掉家用电器,
插座无接地线,打雷时使用家用电器;液化气管道老化漏气,液化气塑料管道很容易老化
变脆裂口,引起漏气,如果不及时发现维修,浪费了液化气是小事,很容易引起中毒事
故。这些事看似很小,但得不到注意而带来的后果是我们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防微杜
渐、未雨绸缪是我们始终要学习与践行的两个词。
除了这些事故,生活中还有许多灾难在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
多发的国家,对自然灾害的预警与自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
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滑坡等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较高的,也造成了较大的人
员伤亡。然而对于灾害的预警机制还有待完善,人们的自救能力有待提高。日本是一个地
震多发的国家,日本位于大陆板块交界处并且多火山,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多发,据统
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数千次,其中震级在三级以上的每天就有四次。但日本并没有太大
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原因就在于日本有良好的应急预警机制,和国民在灾难来临之下
表现出来的的良好的国民素质。这是我们应该借鉴与学习的。
“ ”生命只有一次,一句注意安全 承载了太多人太多的关爱与问候、辛酸和泪水。生命
之脆弱,如花瓣上的露珠,稍纵即逝;生命之沉重,如千斤重担,压在无数人心间。一
“ ”句注意安全 暖了多少颗心,落了多少滴泪。死者已矣,生者还要带着逝去的人的希望与
梦想活下去,活得更漂亮,活的更顽强。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 直播个人心得体会 篇课3
我是一名小学生,耳闻目睹生边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今天,学校开展《增强交通安
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的平安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师生学习安全知识。
在友谊宾馆,将是给我们讲了烫伤怎么办,煤气中毒怎么办,安全上体育课,参加活
动注意什么等。让我们受益匪浅。听完以后,我心潮澎湃!生命,从平凡到不平凡;安全,
从别人到自己。
自从来到人间,安全就与我们紧紧相连在了一起。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短暂,又
是多么值得我们珍惜和留恋啊!安全是我们的生命线,悲欢离合往往就在那一瞬间,我们
要珍惜生命,让安全永远与我们为伴。
讲师说:
“在我们学校里也同样注意安全,课间不要追逐打闹。以前有两个中学生在教师的走
廊里推闹着玩,其中一个不小心把另一个推倒在地,竟然使其颈椎摔坏,造成了全身瘫
痪,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父母该有多伤心啊。
生命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应该好好珍惜。也是社会的,因为我们的降生,给社会
带来了欢乐,怎添了活力。
“ ”同学们,让生命应当珍惜,安全第一 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吧!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 直播个人心得体会 篇课4
安全,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
汽车,给人们极大的方便,但是汽车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三年
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走了大舅的生命,我们一家人十分地伤心,大舅抛下了他的孩
子和年老的父母。
“ ”人们都知道 电是老虎,不可糊涂 。在我妹妹的幼儿园里发生了一场事故。那天,一
位小朋友在没有老师的看管下,去摸了一根掉下来的高压电线,顿时,那位小朋友倒下
了,当老师发现的时候,小朋友已经奄奄一息了。
在每一所中学里几乎都有课间操,课间操做完以后同学们就都飞快地跑回教室,在回
教室的时候,一些大学生非要弄伤几个人才行,他们就找小孩子来撒气,他们一般会在小
学生回教室的时候把他们绊倒,他们没想到,在他们绊倒人的时候会出安全事故。
有些小学生放学以后,十分饥饿就飞快地跑回家里狼吞虎咽地吃饭,但是,他没有注
意到危险正在慢慢地靠近他,因为吃得太快,一旦被噎住那就呼吸困难慢慢地没气而死。
放学需要站队,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在楼梯上打闹,他们不知道这是多么危险的事,
万一自己摔倒就会把前面的人给推倒,那样不但你自己摔倒还连累别人,那也是一件非常
可怕的事。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像流水一样白白流掉,要使自己活得
更加光彩有利!
2023 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 直播个人心得体会 篇课5
电视上,20__《开学第一课》正在播出,看到人民英雄们现身说法,让我们明白了一
“句古语: 独木不成林,单丝难成线,唯有凝聚合力,如江河齐汇入海,方能奔涌成浪潮;
”如树木共聚一隅,才能林立为世纪砥柱。
疫情未散,团结一心,抗疫救灾,才能砥砺前行。
在20__年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已经成为寻常,不过这也是,我们中华人民的优
良传统。举国上下,集资,救援,志愿,捐赠,这些看似平常却能让人心头一热的词也都
在这里汇聚。而我是一名江西九江三中的学生,在九江发生了洪灾。高考那天,无数莘莘
学子奔赴考场,只为金榜题名,却偏偏遇上洪灾,恐惧,害怕,焦急,都涌上心头。可是
他们别无选择,只能选择硬着头皮迎接这暴风雨的时刻,不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幸
运的经历还是悲伤的经历,又或许带着那么一点惊喜。
“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之所以能过着平平淡淡,幸福的生
“活,是因为那些在暗处默默守护着那些潜在的危险,保护着大家的安全。 1998 年,江西
特大洪水,全中国守护着00 后,20__年,00 ”后守护着全中国。 一人之力,虽渺小,但其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直播个人心得体会(通用21篇)2023北京公共安全开学第一直播个人心得体会篇课1 追求时髦,崇尚流行也许是一种时尚。但是一旦流行成为社会的主流,那种存在于人“”们心中原本美好的东西,便会成为过眼烟云,变的黯然失色。然而,安全却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遍布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们外出时要注意交通安全;生活中要注意卫生防病安全;生产中要注意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等……“”等,所以,安全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凡是无视安全的行为必将付出惨痛的代价,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是生产事故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